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1)
教學步驟:
1.師生互動,援引小學課本中的詩歌,歸納總結出品讀詩歌的方法。
2.指導朗讀,了解大意。
(1)要求做到讀準字音,正確停頓,初知每首詩表達的大意。
(2)指點需要重讀的詞語,體會詩中的感情。
3.逐首品讀,理解哲理。
(1)先讓學生選擇最感興趣的一首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并思考這首詩描寫了什么形象?詩中哪些詞句表面上是在寫物,實質上是在寫人?
(2)讀后討論,教者點撥、講解,使學生完全理解各首小詩借助什么形象表達出什么人生哲理?
4.指導背誦,體悟情感。
(1)教給方法,讓學生誦讀。
(2)引導學生說說讀了這三首小詩后受到的啟迪。
5.完成“探究•練習”,加深理解。
【教學設計c】
創意說明:教學方法上更多地讓學生參與問題的研究與討論,啟發學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并鼓勵學生嘗試寫作小詩,通過模仿實踐,初步培養學生的文學創作能力。
教學步驟:
1.學生自由朗讀三遍,邊讀邊思考:這三首小詩分別寫了什么?
2.分小組交流、討論,組長匯報本組討論時遇到的疑難問題。教者結合各組提出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各首小詩描寫的形象和表達的哲理。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三首小詩。從讀準字音、吐字清楚、詞句停頓以及需重讀的詞語這幾個方面進行指導。進而,指導學生熟讀成誦。
4.指導學生完成“探究•練習”二,在此基礎上鼓勵仿寫一首小詩。
5.組織學生朗誦自己仿寫的小詩,并說說這首小詩要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
【資料整合平臺】
1.課文擴讀材料
《繁星•四八》
弱小的草啊!
驕傲些罷,
只有你普遍的裝點了世界。
(提示:歌頌平凡、普通,勉勵弱者以樂觀、熱情的態度對待人生。)
《春水•一六二》
崖壁陰陰處,
海波深深處,
垂著絲兒獨釣。
不來也好,
我已從蔚藍的水中,
釣著詩趣了。
(提示:體現了作者悠然平靜的心境。語調活潑、生動,展現了一幅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垂釣詩趣圖”。)
《繁星•三六》
陽光穿進石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