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第一單元教案學案
“鐵青著臉”是“我”心情沮喪時的主觀感受。本希望看見大海,結果望見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喪極了,好像山在那里責備我癡心妄想,臉色鐵青。
解題方法鏈接:
1 對于詞語的品析,可以采用替換、增刪的方法進行比較,深入地體會詞語的含義。2 對于使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詞句,可以把使用修辭的部分還原成普通的句子,看看語意有無變化,深入領悟詞句的含義。
范例2 如何理解“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
分析:
在品味把握這個詩句時,要注意揣摩“依然”、“夜夜”等詞語所包含的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和向往之情;反復想像海水漫上沙灘的畫面,想像久旱的田野在甘霖的潤澤下發出的歡快的“吱吱”聲,體味作者對理想境界的熱烈追求。“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是一幅理想主義的壯麗畫卷。“枯干的心靈”,是作者因追尋“海”——理想境界不得而格外渴求的心理狀態,它比喻作者對理想的渴望。理解這些詞句的比喻、象征意是理解這句話的關鍵。
解答:
解題方法鏈接:
這個句子由于采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因此,理解這個句子首先就要弄懂句子的比喻義,然后展開想像的翅膀,想像作者在詩中所描繪的畫面,體會和感受詩歌所表現的意境,理解詩歌所要表達的意思。
詩人確信遠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實現的,日日夜夜在心中激蕩,鼓舞著我不懈地奮斗,就像聽到了大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枯干的心靈”比喻對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濕了枯干的心靈”,就是說,理想滋潤著心靈,使心靈不再枯干,變得充實而有活力。
范例3 解讀《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在攀爬懸崖過程中的心理描寫。
分析:
在攀爬過程中,我遇到的主要困難有山高崖陡、身體瘦弱和內心的恐懼。在這三點當中,雖然前兩點是客觀存在的困難,但恐懼才是內心真正的懸崖。在文章當中,作者用了相當筆墨通過細節描寫表現了自己內心的恐懼以及是怎樣一步一步戰勝怯懦找到成功的感覺的。找出這些句子之后,我們首先要對這些句子反復朗讀,然后圈點出一些寫得精彩的詞語,如:“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地跳”、“納罕”、“小心翼翼……有了信心……信心大增”等詞語;在朗讀圈點的基礎上,可以在這些句子旁邊寫出自己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和感受,適當地作一些批注;最后想像如果我自己身處那時那地,我會怎樣想,會怎樣做,和“我”的做法進行比較,從而更深刻地理解這些心理描寫。
解答:
“我落在最后,全身顫抖,冷汗直冒,也跟著他們往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地跳。”這一句細致地描寫了“我”鼓足勇氣往上攀爬時內心的恐懼,特別是“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地跳”讓人讀來不由產生快要窒息的感覺。一個“也”字,寫出了“我”雖然體弱膽小,但出于一個小小男子漢的自尊,只得鼓足勇氣往上爬。
“我聽見有人在啜泣,正納罕那是誰,結果發現原來是我自己。”這一句寫出了我身處絕地,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極度絕望,恐懼到了極點,反而忘記了自己的存在,以致于聽到哭泣聲竟然不知是自己正在啜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