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選修《看社戲》《送考》教案及練習
d. 在目前戲劇日漸式微的情形下,似乎還獨有這個胡亂套的豫劇,未見蔫垮,不*官辦俸(pěng)祿,活得有滋有味。
2. 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 上海的越劇、滬劇、淮劇、安徽的黃梅戲、河南的豫劇,在這次會演中,都帶來了新劇目。
b. 無怪乎當地有俗諺:“一清二黃三越調,梆子戲是胡亂套”。
c. 好在我此慮純屬杞人憂天。那武丑無論怎生地翻?哪怕是來個“燕展翅”、“順風旗”的絕活兒?卻也是能貼臺邊兒穩穩地剎住,險伶伶地看似要掉,就是掉不下來。
d. 我在心里好一番思量,卻仍是估不透它究竟是“大刀”——王懷女哪,還是“大刀王”——懷女?
3. 以“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為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一個民族對待祖先遺產的態度,比一個民族遺產的豐富與否,更能體現出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
____
____
閱讀理解:
如水的越劇
如果是液體,那它就是嫵媚的水;如果是植物,那它就是水邊的柳;更如果江南是一艘典雅精致的畫舫,那它分明就是咿呀的櫓聲和旖旎的水波。從六朝金粉的秦淮到曉風殘月的西湖,從煙花三月的揚州到楓橋夜泊的姑蘇,再沒有哪種戲劇比越劇更令人繾綣悱惻、至性至情了。
很難想象近一百年前,越劇于江南的誕生,是怎樣的一種奇跡。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戲劇更濃縮著一方風情的靈魂和精華。粗獷厚樸的黃土地適宜于秦腔的撒野,茂密火紅的高粱田孕育了二人轉的品格,溫山軟水的江南無疑就是越劇千回百轉的河流和湖泊。
不僅如此,越劇的誕生更在江楓漁火、煙柳畫橋,自古便以陰柔為美的江南,大大延拓了觀美、享美的疆域,構建了審美、賞美的磁場。在吸收容納昆曲、紹劇、灘簧、京劇以至話劇、舞蹈等諸多精華的同時,更構筑起一座美妙的島嶼,讓所有熱愛江南戲劇的蕓蕓眾生,無不以登臨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