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華夏文化魅力》教案3
海外華人“藝術三寶” 趙無極 (法 畫家)
周至中 (美 作曲家)
貝聿銘 (美 建筑)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有關建筑家貝聿銘的一篇通訊,課前讓大家查找了相關資料。現在就讓同學給我們介紹一下貝聿銘。(學生自己發言)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己將這位建筑界的華裔皇帝,介紹得差不多時。現在我們就作一假想,假如你是一名資深記者,現在由你來撰寫這篇通訊,那么你準備如何加工處理剛才同學為你提供的資料,即你準備突出什么?如何構思?
總結:作為貝聿銘這樣一位享譽全球的建筑家,你不論從哪個角度寫都有可寫的東西。
比如,你可以敘寫他的生平和求學歷程,說明年青時奠定的基礎是他一生輝煌的前提。
你可以選擇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表述其偉大成就。
你還可以敘寫他的家庭,突出父親、妻子對他的影響,一個成功人士背后必定有著堅強的后盾,那就是他的親人。
你還可以寫他為中國作出的貢獻,突出一個海外游子的中國情。
下面我們來看記者余瑋給我們帶來的精彩報道,看看他的構思是不是比我們的精彩。
二、朗讀、生字。(略)
三、分析:
1.題目:
剛拿到書時,我看到這個題目,我以為是介紹中國文化的,殊不知是篇人物通訊,足一介紹貝聿銘和他設計的建筑。
為什么作者不用《貝聿銘傳》、《一個偉大的建筑家》、》《建筑界的泰斗》等等,卻偏給名為《展》?(這個問題等分析課文后再給答案)
參考答案:
貝聿銘作為一位杰出的建筑師,他已不僅僅是在設計建筑,從事一種實實在在的工作,而是在用“筆和尺“進行藝術創作,設計給人帶來美感和享受的藝術作品。也就是說,他設計的建筑物,從肯、巴、香到中銀,很大程度上其意義已不再是一件單純的供人使用的建筑,而是一件經典的不可重復的藝術作品,而藝術是從屬于文化的。
而這一件件藝術作品,就出自一位承繼著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華夏兒女之手,是一現代建筑藝術同中國傳統建筑特色相結合的產物,如香山飯店。也正是基于這一點,我們就貝所展示的不僅僅是建筑的藝術,更是華夏的文化,是一個海外華人的赤子之心,愛國情懷。
2.開頭:
問題1:本文開篇就提到主人公嗎?整整一段約200字,卻不見主人公,為什么?
貝聿銘是位杰出的建筑師,體現其價值的最好方式莫過于他設計的建筑物。故開篇先宕開一筆,通過描述他設計的一個著名建筑物——中國銀行總部大廈,激發讀者思考:如此宏偉建筑是出自誰手呢?從而引出設計者,本文的主人公。自然導入,既突出了其成就又點出了其身份。
問題2這座大廈的特點是什么?請用兩個短語概括。
驚人的氣勢:體現在兩個入口的數字上。
高貴的氣質:內部巨大的園林空間設計。開篇就以這具有驚人氣勢高貴氣質的建筑突出了貝聿銘建筑的獨特,不同凡響。
3.第一部分
問題:接著作者分三部分對貝聿銘進行介紹,那具體是哪三方面呢?能看第一部分側重介紹的是他什么時期的成就?
從標題“初露頭角”就可看出,此節介紹的是他早期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