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 學習要點
這時,小弗郎士的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他為再不能學法語而感到“心里萬分難過”,他知道恨“那些壞家伙”了,他懂得珍惜他的這“最后一堂法語課”了。其次,他為過去沒有認真學習而懊悔。過去對課本、對老師,他覺得“那么討厭”,現在都像“老朋友”,舍不得跟它們分手了!痹俅,他明白了老師穿禮服和鎮上那些老年人坐在教室里的原因,他對老師產生了同情和敬意。總之,小弗郎士似乎一下子長大了,成熟了,這是因為這時他把自己與“祖”聯系在一起了,是由于愛國的激情促成了他這些變化。
第二教時
一、繼續學習課文
1、指導學生學習第17—19段。
提問:韓麥爾先生在上最后一課時,講了哪些話?內容可以概括為哪幾點?關于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和“語言是鑰匙”這兩處,有什么深刻含義?
學生討論明確:
韓麥爾先生講話的內容大致是:⑴宣布“最后一課”。⑵指出因循怠慢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批評家長并檢討自己對孩子們的學習不夠關心。⑶指出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永遠別忘了它。并說,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記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韓麥爾先生批評阿爾薩斯人因循怠慢的習性,批評他們不奮發、不爭氣,以致當了亡國奴!巴隽藝匙”,意思是如果牢記祖國的語言,就會永遠記住自己的祖國。就會激發起愛國熱情,就會為恢復國土和維護民族尊嚴而斗爭。這些話,都反映了他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2、指導學生學習第21段。
提問:小弗郎士在習字課上產生了哪兩個聯想?這有什么意義?
學生討論明確:
小弗郎士在習字課上產生了兩個聯想:⑴字貼像小國旗。⑵鴿子叫聲。第一個聯想表現了小弗郎士天真的熱愛祖國的深情,第二個聯想表現了小弗郎士對敵人強迫法國人學德語的憤慨和諷刺。
3、指導學生學習第24—29段。
提問:課文怎樣描寫韓麥爾先生下課時的悲憤心情和表現的?他為什么要寫出“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大字,小說為什么以韓麥爾的一個手勢結尾?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課文是這樣描寫韓麥爾先生下課時的心情和表現的:首先寫鐘聲和號聲響了,這標志著最后一課的結束。再寫韓麥爾先生站了起來,臉色慘白,哽咽得說不出話來。最后寫韓麥爾先生奮筆疾書“法蘭西萬歲!”,然后呆在那兒,頭*著墻壁話也不說,只是用手勢表示這“最后一課”的結束。
韓麥爾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法蘭西萬歲!”幾個大字,這個情節有深刻的意義。這幾個字是韓麥爾先生講完最后一課給他的學生們的臨別贈言,也是這位愛國者的心聲,是所有法國人民的心聲。這一悲壯的行動,表達了一種堅定而崇高的信念:法蘭西人民是不可戰勝的。因此,這幾個字是這篇小說主題的升華。小說以韓麥爾先生的一個痛苦的表情和手勢結尾,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二、口頭練習
把上習字課那段改為第三人稱寫法,再與原文比較一下,說說采用第一人稱的寫法有什么好處?
1、學生準備。
2、提問檢查。
3、補充講解:本文是從小弗郎士的角度,以小弗郎士的口氣來寫的。通過小弗郎士的所見、所聞、所感,既真實而具體地刻畫了韓麥爾先生這位愛國者的動人形象,又表現了小弗郎士這位法國兒童在失去國士后精神世辦的變化,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憤恨,有力地表達了這篇小說的愛國主義的主題。小弗郎士的帶有兒童的稚氣的敘述,使讀者感到特別親切、真摯、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