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 學習要點
b項中“喧鬧”的“喧”要和形似字“暄”區別開來,“暄”的意思是“太陽的溫暖”或“松軟、松散”,可組詞為“寒暄”或“暄土”等;c項中“賺錢”的“賺”注意與形似字“道歉”的“歉”區別;d項中“溜冰”的“溜”要和形似字“遛鳥”的“遛”區別開來。a項正確。需要注意的是,“婉轉”與“宛轉”通用。
3、
答 案:c
知識點:多音多義字。
解 析:本題主要考查對多音多義字的掌握。
a項中“鐵桿”和“筆桿”的“桿”應讀三聲;b項中“請帖”的“帖”應讀三聲,“碑帖、字帖”的“帖”應讀四聲;d項中“要塞”的“塞”應讀sài。
4、
答 案:c
知識點:修辭方法
解 析:本題主要考查對修辭方法的掌握。
c項運用的修辭方法是擬人,其他三項運用的修辭方法都是比喻。
二、
5、
答 案:小說 都德 法 韓麥爾 小弗郎士
知識點:掌握作家作品。
解 析:阿爾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國19世紀下半期的小說家。他一生共寫了12部長篇小說,一部劇本和4部短篇小說集。有:《達拉斯貢的達達蘭》《星期一的故事》《小福羅蒙》和《大利斯勒》等。他的短篇小說有不少是以普法戰爭為題材的,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法國普通人民對侵略者同仇敵愾的愛國主義精神,譴責了資產階級當局開門揖盜,致使法軍節節敗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的罪惡。《最后一課》就是都德愛國主義短篇小說的代表作之一。
一般說來,誰最能體現小說的主題思想,誰就是小說的主人公。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在表現主題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小說的主題是在這兩個人物相輔相成、互相依存、互相浸透的行為、語言中表現出來的,忽略、貶低其中任何一個人物的作用,都會削弱對主題的理解。 中 考 解 析 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淵博 開懇 聲名狼藉 b、辯論 悲慟 穿流不息
c、蹊蹺 和諧 雍容典雅 d、緘默 佳肴 甜言密語
【考點】:字形
【分析】:答案為c項。a項中“開懇”的“懇”應寫為“墾”,“開墾”是“開辟荒地”的意思,故為“土”字底。b項中“川流不息”的含義是形容(行人、車馬等)像水流一樣連續不斷,所以應寫為“川”,“河流”的意思。d項中“甜言密語”應寫為“甜言蜜語”。
2、下列說法有錯誤的一項是( )
a、小說《最后一課》的作者是德國作家都德。
b、《敕勒歌》和《木蘭詩》都選自《樂府詩集》。
c、《藤野先生》選自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
d、《背影》的作者是現代散文家朱自清。
【考點】:文學常識
【分析】:答案為a項。小說《最后一課》是以普法戰爭為背景,作者都德不是德國作家,而是法國作家。
3、下面表述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唐詩、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瑰寶,杜甫被稱為“詩仙”,李白被稱為“詩圣”,蘇軾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之一。
b、《陋室銘》的“銘”,《捕蛇者說》的“說”,《出師表》的“表”都是我國古代的文體。
c、《孔乙己》是魯迅在“五四”前夕寫的一篇白話小說,后來收在小說集《彷徨》中。
d、《最后一課》的作者是法國的都德,《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美國的莫泊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