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集體備課教案
(7)“牛背上的笛聲何處去了,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滿流”與“香與熱”“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襯下,詩味盎然。“夢寐”名作動,。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三)合作探究,共同完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本詩共三小節,用簡潔的文字給每一節詩擬個標題,詩中刻畫了幾幅圖畫?
1、引導歸納標題、圖畫:
(1)秋天在農家里。圖畫——絢麗多彩的農家豐收圖。
(2)秋天在漁船上。圖畫——淡雅朦脆的漁夫晨歸圖。
(3)秋天在牧羊女眼里。圖畫——寥闊空遠的少女思戀圖。
2、用優美的語言描繪出最喜歡的一幅圖畫。引導小結:
(1)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唏,丁丁的伐木聲震蕩在山谷里;稻田里農夫剛放下割稻的鐮刀,晶瑩的汗珠濕透衣衫,田野里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發散出稻香的氣息;果林中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果農摘下沉甸甸的瓜果放進背簍里,帶回家去,將豐收的喜悅與親友一起分享……
(2)漁夫晨歸圖:清晨的江面還彌漫著冷冷的霧氣,漁人卻熟練地撒下魚網。網上的青鳊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船篷上灑滿白霜,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3)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嗚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怎不見了那夏日里牛背上吹笛的少年?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憧憬在秋天的美景和思念中。
(四)拓展延伸、比較閱讀。讀《秋景》,比較與《秋天》在內容、感情、語言等方面的相同之處。
引導小結:這兩首詩在思想感情、意象組合、藝術風格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從思想感情來說都表達了對秋天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五)、課堂小結
本課學習掌握了重點詞語,品味了詩中優美的語言。學習本詩還要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感受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中的秋天。
三、作業
1. 學會生字、新詞,品味詩歌語言。
2、反復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作文:秋天在哪里?
四、板書
秋 天
何其芳
農家豐收圖
漁夫晨歸圖
少女思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