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有關民俗文化教案蘇教版
5.那雪花潔白如玉,它是天宮派下的小天將,還是月宮桂樹上落下的玉葉呢?雪花像美麗的玉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飄如飛;像天使賞贈的小白花兒;忽散忽聚,飄飄悠悠,輕輕盈盈,無愧是大地的杰作!只見眼前的雪花像蝴蝶一樣調皮,一會兒落在屋檐下,一會落在樹枝上,還不時飄在行人的臉上。
6.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堆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7.冬———圣潔的象征。當時間老人的腳步跨進冬天時,整個家鄉都是純潔、晶瑩的冰雪。瞧,樹上如玉蘭綻放,屋頂如涂了白漆,道路如明月輕灑。綿綿的“柳絮”在空中蕩游,甜甜的“白糖”從天而降。啊,整個家鄉仿佛跨進了冰川時代,整個心也似乎沉浸到水晶中去了。是啊!假如沒有冬,又怎能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個佳句呢?
8.雪后,那綿綿的白雪裝飾著世界,瓊枝玉葉,粉裝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豐年的喜人景象。
9.冬天的早晨很美,不信,請看—— 每天早晨推開門出去時,刺骨的寒風呼呼地吹著,不時地向我襲來。并且,偶爾會有頑皮的小雪花紛紛揚揚地落下來,就像跳舞一樣。六角形的雪花各式各樣:有的像銀針,有的像落葉,還有的像碎紙片…煞是好看。落在地上,仿佛給大地鋪上了厚厚的毛毯;落在樹上,像穿上了銀裝;落在汽車上,就像剛剛出爐的新鮮奶油蛋糕。這美麗的雪景使人們沉浸在清新的空氣里。到處銀裝素裹,美不勝收。不過,最能讓人們在家中就能最先感覺到冬的氣息的是窗戶上的冰花,有的像森林,富有神秘感;有的像小溪,仿佛在靜靜流淌;有的像圣誕老人,好像來給人們送禮物…冬姑娘真是心靈手巧啊!
十七 夏
說夏
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有閑情逸致的人”不喜歡夏天“緊張的旋律”。閱讀下面幾首有關于“夏”的古詩,揣摩作者的情感。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這首唐詩描繪了一幅情調清和的夏日圖,表現詩人悠閑自在的閑適情趣。而課文抒發的是對夏天充滿“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的贊美和對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農人的謳歌,表達作者對這種充滿激情的火熱生活的向往。
西 江 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清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首詞描寫農村夜景很有特點。“明月、清風、驚鵲、鳴蟬”,都是極平常的景物,然而經過詞人的巧妙組合,就顯得形象生動而且富有情趣。“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兩句,在夏夜中用嗅覺和聽覺來捕捉景物特征,給人印象鮮明而深刻,從中流露出詞人熱愛農村的思想感情。
上闋寫晴,下闋寫雨,場景變化但過渡自然。“蛙聲一片”,已透出天將有雨的信息;而“七八個星、兩三點雨”,正是天氣突變的開端。詞人在山道上冒雨前行,舊時茅店忽然出現在眼前,心中的驚喜可想而知。
夏夜
他靠紗窗望出去。滿天的星又密又忙,它們聲息全無,而看來只覺得天上熱鬧。一梳月亮像形容①未長成的女孩子,但見人已不羞縮,光明和輪廓都清新刻露,漸漸可烘襯夜景。小園草地里的小蟲瑣瑣屑屑地在夜談。不知哪里的蛙群齊心協力地干號(háo),像聲浪給火煮得發沸。幾星螢火優游②來去,不像飛行,像在厚密的空氣里飄浮,月光不到的陰黑處,一點螢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綠的小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