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有關民俗文化教案蘇教版
2.“朱自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的故事。朱自清是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48年初,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最后階段,6月,北平學生掀起了反對美國扶植日本軍國主義的運動。此此,朱自清身患重病,又無錢醫治,但他毫不猶豫地在寫著“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舍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予的”。的宣言上簽了自己的名字。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療無效,12日逝世。那時他年僅50歲。臨終前,朱自清以微弱的聲音諄諄叮囑家人:“有件事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國面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后不買國民黨配合給的美國面粉!”
春眠不覺曉
1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題都城南》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大林寺桃
3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游園不值》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夜喜雨》
6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錢塘湖春行》
7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詠柳》
8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
9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春中喜王九相尋》
10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
11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城東早春》
12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蘇溪亭》
13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春雪》
14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晚春》
15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春意盎然
1春晨瑕想——清晨,拉開窗簾、推開窗戶。微風吹來,一陣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氣息迎面而來。春天來的好快,悄無聲息、不知不覺中,草兒綠了,枝條發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開的燦爛多姿,一切沐浴著春晨的曙光,在春風中搖弋、輕擺,仿佛少女的輕歌曼舞,楚楚動人。生物在春晨中醒來,展示著生命的可貴、誘人。春晨點染心中的希望,激發著人生的熱情。
2春光明媚——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麗:到處放射著明媚的陽光,到處炫耀著五顏的色彩,到處飛揚著悅耳的鳥叫蟲鳴,到處飄蕩著令人陶醉的香氣。這是綠的世界、花的海洋。
到處是郊游踏青的人群,有老年人的慈愛滿意,有情人的歡樂開懷,有孩子的天真笑容。
恍忽間明白:春光明媚的春天之所以如此的美,是因為它讓人的心情在此刻綻放。
3春雨綿綿——春雨和著春雷、隨著春風、淅淅瀝瀝飄來。
春雨如絲、如霧、如煙、如潮。透著這縷縷蠶絲,世界的萬物如同淡淡、蒙蒙的寫意畫,忽隱忽現。我喜歡春雨,不光喜歡它換來的雨后春筍的英姿,更喜歡的是:踏進這淡藍色的煙雨,在這雨季,你為我撐出的一片無雨的天地。
4春意盎然——春是活潑的、春是狂熱的、春是姿意生長的、春是年青旺盛的。
春天到處是人們辛勤的影子,人們用自己的雙手播種著他們的堅定的信念和永遠不變的希望,播種著真執的情和無私的愛。
沒有春的萬紫千紅?哪來秋的碩果累累?
5春夜沉思——春天的夜晚,淡月籠紗,娉娉婷婷。有風拂過臉頰,掠起長發。
月光如水平靜柔和。我心如這月光,平靜柔和。不敢去刻意追求什么,只是希望所有美好的開端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一如這春夜長長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