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學設計2
婷、席慕榮、汪國真……)
2.談自己讀詩方式。(說出大體方
法即可)
3.有感情地朗讀詩題:“我愛這土
地”。
二、誘思導學(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簡介作者: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
浙江金華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
的保姆》、《向太陽》、《歸來的歌》等。
早期著作多詛咒黑暗,風格渾厚質
樸,調子深沉憂郁,但對生活充滿希
望與憧憬。抗戰時期的詩作,為覺。
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調昂揚。后
期作品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2.指導朗讀。
(1)指導學生吸收詩歌的主要信息,
感知詩作的基本內容。
請幾位同學各抒已見,結合作者簡
介,提出朗誦的方法。這首詩的感
情基調是怎樣的?應該用怎樣的語
氣、語調來朗誦這首詩? 1.認真交流傾聽,篩選記憶重要信息。
特別是有關作者詩作風格的信息。‘
2.朗讀感知。
(1)自由朗讀,感知詩歌內容,把握
朗讀節奏、語氣、語調。
各抒已見,結合作者簡介確定詩歌
朗讀激昂悲壯基調。
幾位同學分別朗誦,不斷完善朗誦
效果。
(2)指導學生朗誦詩歌:請同學們根
據討論的節奏、語調、語氣朗誦詩歌。
3.品味詩情。
在朗誦中同學們感受到了潛涌在這
首詩文字之下的深沉的情懷。請概
括說明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
情?哪些詩句表現了這一情感?
(要求學生必須用詩歌中的詩句來
說明觀點) (2)這首詩格調昂揚,感情深沉。應
該用激昂悲壯的語調讀出昂揚、深沉
的語氣。朗誦,齊讀詩歌i注意節奏、
語氣、語調。
3.品味詩句,概括詩人表達的思想感
情。
要點: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無限熱
愛之情。(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
.沉)
三、析讀意象(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帶著詩作所表達的情感朗讀詩歌,
解讀詩歌的主要內容。 2.請學生把理解詩意過程中存有疑惑
或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提出來,互相
探討理解。
3.由問題的探討聚焦主要意象:土地、
河流、風和黎明象征了什么?詩人
對這些意象的描寫,蘊含了他怎樣
的思想感情? (意象:就是滲透著作者情感與情思
的事物)指導學生結合詩歌的時代
背景理解幾種意象的象征意義。-
4.齊讀課文。 1.再讀詩歌,大體理解詩歌的字面意
思。
2.把理解中的問題提出來,.學生之間
互相探討解答。 。
3.結合詩歌的時代背景,理解土地、河
流、風、黎明這些意象的象征意義。
要點:土地象征著歷經磨難而又充
滿希望的祖國;河流和風象征著中
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黎
明”可以看作充滿生機與希望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