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做自尊自信的人
老師總結“克服自卑的方法”。(見附錄) 教會學生一些正確的對待自卑心理的辦法對學生克服自卑心理有很好的引導作用。
在
成
功
面
前 師:在我們的周圍,很多同學也都或多或少的表現過像張小東一樣的心態。下面讓我們來看一個小品表演。
1、以小組為單位,各編一個小品。
2、小品的內容:數學考試后,自卑的小風、自信的小佳和自負的小輝都得了80分,這三個同學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
3、準備三分鐘后進行現場表演。
4、根據表演來猜測同學所扮演的角色。
深化學生對自信、自負、自卑之間區別的認識,最終促使學生超越自負,告別自卑。
體驗
成長 學跳手語舞蹈《我真的很不錯》,幫助學生,尤其是自卑的學生重塑自信。結束后讓學生再閱讀p22頁上的相關鏈接。 讓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的的確確的得到情感上的陶冶。在活動中成長。
結
語 自信是對自我能力的確信。而自負和自卑都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不正確估計。兩者就像是一對孿生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種表現。就像一根潮濕的火柴,自負和自卑的人永遠也無法燃起成功的火焰。 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所獲得的體會、感悟,用于自己的實踐,真正做到學有所感、學有所得。
四、教學中存在的疑問
讓學生表演課堂小品時,可能有一部分學生會以現實生活中某些同學的習慣言行作為素材來演繹小品。此時老師應事先向學生聲明該活動旨在對事而不是針對任何人,以免有些同學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第六課時 第二課第二框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一、教材分析
1、重點:讓學生明確自信有助于獲得成功。
2、難點:引導學生認識自信者該擁有的心理品質。
二、學生分析
通過本課前兩課時的學習,學生對于擁有自信的重要性已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也能正確的區別自信、自負和自卑三者的含義,但對于自信者究竟是憑借什么而能取得成功的還認識不深。我們要教育學生樹立自信,更重要的就在于使其也能擁有真正的自信者該擁有的寶貴心理品質。因此本課時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綜合設計思路
1、閱讀“德摩斯梯尼”材料,讓學生回答他成功的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
2、一個自信者需要具有哪些心理品質?用“阿姆斯特朗”的話來體現“樂觀”的心理品質,然后出示“可怕的心靈冰點”事例,從反面來論證擁有樂觀心理品質的重要性。用牛頓“煮手表”事例引出“好奇、專注”的心理品質。讓學生思考一下自負者是怎樣對待成績和榮譽的。
3、回顧自己的某次成功經歷,并在同學面前說說當時的心理狀態。
4、學唱一支歌(零點樂隊《相信自己》),讓學生邊學歌,邊感悟歌詞的含義。即要想成功,就要樂觀、好奇、專注。
四、教學中的疑問
在教育學生面對困難不輕言放棄的同時,也應教育學生有時也得學會以退為進的問題解決方式,切忌不可為而為之。另外在教育學生不該像自負者那樣以自己的成績沾沾自喜的同時,也要允許學生適當地驕傲。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第七課時 第二課第三框 唱響自信之歌
一、教材分析
重點:掌握樹立和增強自信的三種基本方法。
難點:理解個人自信與民族自信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