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全冊教案(教科版)2
3、觀察:“老師,您真好”中的三幅圖,說說圖上的老師好在哪里。
4、討論:你有這樣的老師嗎?說說看
活動延伸
利用課余時間,找一名你最喜歡的老師,給他(她)畫張像或對老師進行采訪。
第二課時 老師,您累嗎?
活動目標
學生了解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為學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進而體會到老師的愛,知道從小就要尊敬老師。
活動重點:了解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活動難點:體會到老師的愛。
活動導入
由學生表演“老師的一天”
活動進行
1、觀察畫面,說說老師為什么有白發了?然學生明白老師的工作很辛苦,每天工作的時間很長,工作的內容很多。
2、討論:說說自己的班主任每天是怎么工作的。你認為還有哪些老師的工作也很辛苦,為什么?可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即可談教自己課的老師,還可談其它的老師,甚至校長、教導主任等。
3、開展“我為老師爭光彩”的活動。先討論:我們要怎樣做,老師才會笑得更開心呢?然后布置活動。
第三課時 我的大朋友
活動目標
學生了解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為學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進而體會到老師的愛,知道從小就要尊敬老師。
活動重點:了解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活動難點:體會到老師的愛,知道從小就要尊敬老師。
活動導入
小朋友,你們有什么心里話想告訴老師嗎?現在老師想聽聽你們的悄悄話。來,大膽地說給老師聽吧!
部分同學對老師說完悄悄話后,教師可隨機引出老師是我們的大朋友的概念。
活動進行
1、知道觀察朋友照片圖,讀一讀文字,讓學生進一步加深老師就像我們的大朋友一樣親切的印象。
2、觀察“和老師下棋”“玩‘我是小老師’”兩幅圖畫。說說你想和老師一起干什么?
3、把你的注意說出來。同桌互相說,一人扮演老師,一人扮演同學,“學生”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地告訴“老師”。
4、觀察“老師站在校門口迎接孩子們上學”的畫面。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這時的老師是最美麗呢?我們還有什么辦法讓老師更美麗?
5、分小組表演“什么時候老師最美麗”這一內容。表演的內容可以使教科書上的,也可以組內自定。
活動延伸
把最滿意的事記在手印上,讓老師高興。
第四單元 家里的我
單元目標:
1、學生初步認識到自己作為家庭一員的責任,要學會自理,還應該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學生認識到在校在家一個樣,誠實、有禮貌,能為家庭帶來快樂。
2、學生能自理,養成堅持作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的行為習慣。通過學習做不會做的事情,學生做事用心、不畏困難、持之以恒的品質得到提高。
3、學生體會到父母長輩對自己的關愛,體會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親敬長,向長輩表達自己的愛、自己的心意,從而學會感謝他人、關愛他人。
單元理解:
小孩子雖然一直生活在家庭里,已經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親長的關愛,但是現在是小學生了,應該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既應享受家庭的溫馨,也該承擔一定的家庭責任。三個活動主題是“我的家”、“我是家里的開心果”和“這是我的心意”,都強調了“我”在家庭中的主體意識和主人地位。因而“我”要在進一步自覺感受到家庭溫暖的基礎上,開始學會關愛家人,學會一些自理勞動和家務活,能主動以優異成績、良好表現等簡單形式向家人表示自己的心意……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和切身體驗,他們感受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生活自理能力和智力品質的提高,學生的個性塑造和社會性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