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全冊教案(教科版)2
活動難點; 說出自己的愛
活動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活動目標:
1、學生感受到家庭之愛的基礎上能他們表達謝意,說出自己的愛。
2、學生明白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能堅持下來是對家庭的一種體貼和關愛,它能給家庭帶來歡樂。
活動重點: 明白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能堅持下來是對家庭的一種體貼和關愛,它能給家庭帶來歡樂。
活動難點; 說出自己的愛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好表現父母為孩子成長而操勞的視頻;制作活動記錄表。
2、做好“洗手帕比賽”、“自理小能手”評比的準備組織工作。
3、學生準備手帕、洗滌用品。
活動過程:
1、看視頻資料,了解父母為孩子成長操勞的事情;交流看后的感受。
2、設計“愛心一句話”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在某一件事或日常生活中要向家人表示感謝的話,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父母或長輩的愛。學生討論并設計一句最能表達自己感情的話。教師把學生想出來的都寫在黑板上。引導學生思考,你將選擇哪一句話去說,為什么選擇它?最后要求學生課后向家人表達出來。
3、評比自理小能手
每個孩子說說自己能自理的事情,并且對自己的自理能力進行評價。然后由
同學選出若干名自理小能手候選人。最后,教師與家長聯合進行評議,選出“自理小能手”。
4、能力大比拼
第一項比賽——洗手帕:教師在學生帶來的手帕上滴一滴經過稀釋的墨水,
讓學生用最快的方式清洗,看誰洗得又快又干凈。
第二項比賽——穿衣服、系鞋帶、清書包等自理項目比賽
5、“我是好孩子”大行動
開展自理實踐活動:發給學生一份“自理自立,做家務活”的實踐活動記錄表,自我監督完成并進行實踐記錄。課堂上,教師可引導學生說出遇到難的事情怎么辦?你還打算學習什么?怎么去學?
“我讓家人露笑臉”活動:引導學生思考并實踐:我做些什么事情能讓長輩高興?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體貼家人,如端茶送水、捶背打扇等。教師制作一張活動記錄表,要求學生自己記錄后,家長寫評語。
兩項活動的記錄時間均為一個月。
活動小結:
通過近期的活動實踐,你進步了嗎?有什么體會呢?
活動延伸:
繼續開展堅持做家務活的實踐活動。
第二課時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有責任分擔家務。
2、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樂意為父母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重點:學生在體會到父母的愛的基礎上,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并樂意為父母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難點: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樂意為父母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調查表、
活動內容:
一、引入課題
1、師:今天有一位新朋友來和我們一起上課,你們歡迎他嗎?看,他來了。
2、出示課件: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開心果’,你們知道我為什么叫‘開心果’嗎?因為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特別疼我愛我,我非常開心,整天樂哈哈的,我覺得快樂真好。所以,我也總是讓我的家人、朋友都快樂,把歡樂也帶給他們,小朋友們,你們的爸爸、媽媽愛你們嗎?你們快樂嗎?開心嗎? 3、師:我們的這位新朋友是“開心果”,你們愿意和他做朋友,回答他的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