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品德與社會交通問題帶來的思考教學設計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同學們,早上好!今天連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件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如果想知道的話請閉上眼睛,老師馬上送出。不過,請不要作弊喔!
(師薩克斯演奏改編的《茉莉花》)
老師的禮物你們喜歡嗎?
有誰知道這首曲子的名字?
生答:《茉莉花》
茉莉花美不美啊?美在哪兒?
課件:茉莉花大幅照片。
學生從外形、香味等方面來討論。
茉莉花潔白、芬芳,深受人們的喜愛。人們為了表達對茉莉花的喜愛之情,傳唱著許多贊美茉莉花的小曲,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些關于茉莉花的曲子。
出示課題:芬芳茉莉
下面,聽,這首歌曲是怎樣贊美茉莉花的?
大家在欣賞歌曲的同時來了解一下茉莉花的相關資料。
課件:茉莉花資料、圖片。
錄音:童聲版《茉莉花》
(學生回答問題。)
課件: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夸。
大家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唱一唱?
課件:《茉莉花》一段歌詞。
(師鋼琴伴奏,生唱歌詞。)
看樣子,大家對這首《茉莉花》是很熟悉的。其實,這首《茉莉花》是根據另外一首也叫《茉莉花》的民歌改編的。想不想聽聽原汁原味的《茉莉花》?在聽的過程中,大家思考這么一個問題:這兩首《茉莉花》給你的感覺有什么不一樣?
錄音:江蘇民歌《茉莉花》
這樣,老師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自己分組討論一下。
分組討論。
(生回答問題,反饋討論的結果。)師在聽的時候注意抓住以下幾點關鍵詞:
節奏、方言、流行、民族、情景……
好了,大家都談出了自己的感受。我們再來一起看一看這兩首《茉莉花》的第一句,跟著老師的琴聲,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出示兩首《茉莉花》主題旋律。
(師鋼琴伴奏,生跟唱兩句歌詞。)
請大家拿出口琴來,我們來演奏第一條旋律。(生口琴匯報練習成果。)
老師來演奏第二條旋律。(師單簧管演奏)
大家剛才又重溫了兩首《茉莉花》的主旋律,誰來說一說,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請同學們從節奏、旋律上來分析!
(補充問題:從學生回答的答案中提問。)
例如:為什么婉轉?——你能唱一唱嗎?——分析……
(生回答。)師抓住幾個關鍵詞:
節奏的疏密、流行與民族、抒情與歡快……
(師生共同來總結):第一首《茉莉花》節奏較為稀疏,速度較慢,因此更為平緩;而第二首《茉莉花》節奏較為緊密,速度較快,因此顯得更為流暢,并且第二首的風格更為民族一些,而第一首則是在第二首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的流行音樂的因素。
來,大家一起來跟著老師的琴唱唱這首原汁原味的《茉莉花》。
課件:《茉莉花》歌詞。
(師鋼琴伴奏,生用普通話演唱江蘇民歌《茉莉花》)
接下來老師再提一個問題:
假設我們在座的各位都是來自全國不同的省市,你們說怎樣來區別他是來自哪兒?
哎,對了,聽他們說話的口音就行了。老師上節課給大家布置的作業大伙兒完成了嗎?來,學給大伙兒聽聽!
(學生反饋課前作業。學全國各地的方言。)
大伙兒知道的真多!老師還知道上海話“我是上海人”是這么說的“……”,江蘇說“采茶”說的是“……”。
好了,還有的,咱們下來再交流。接下來,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原汁原味的《茉莉花》,你能不能從方言上來區分這首民歌是來自哪個省的?歌中有哪幾個字與咱們的普通話發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