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品德與社會交通問題帶來的思考教學設計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
2發聲練習.
3復習.
4節奏訓練.
5導言.
6基本部分:
7介紹樂曲.
8完整聆聽樂曲《黃鶴的故事》.
9說一說聽樂曲的感受
10反復聆聽
11一段段的模唱.
12正確的進行模唱.
13復唱《羅列萊》
三、結束部分:小結.結束全課.
課題: << 勞動的歌>>
教學內容:
一、聆聽《連連夯》、《船工號子》。
二、表演《軍民大生產》、《翁嘿呀》。
三、編創與活動。
教學目標:
一、能夠對我國勞動號子和勞動歌曲感興趣,喜歡演唱、聆聽教材中的號子和勞動歌曲。
二、演唱是要富有彈性,能夠表現出歌曲的勞動節奏特點及樂觀情緒。
三、通過學習這些歌曲,體驗號子和勞動歌曲的風格與特點。
四、知道勞動號子的音樂特點,初步了解勞動號子和創作勞動歌曲的關系。
教材分析:
《軍民大生產》表現了邊區軍民的樂觀精神,曲調健壯豪邁,有很強的動力感,節奏堅定有力。
《翁嘿呀》是吉林邊朝鮮族的一首勞動歌曲,表現了豐收時節的打谷場上,人們載歌載舞、喜獲勞動果實的情景,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連連夯》是一首打夯時唱的勞動歌曲。節奏鮮明、鏗鏘、活躍,節拍工整,重音突出,音調質樸、開朗、雄壯,展現了一幅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電教媒體、音樂教材等。
第一課時 10-2
導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導學要點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師彈琴向生問好生聽琴向師問好情感交流
準備上課
二、表演《軍民大生產》
1、簡介歌曲背景。
2、播放歌曲范唱。
3、師彈琴。
4、師生小結。1、了解歌曲背景。
2、聆聽歌曲范唱。
1)有感情的讀歌詞。
2)聽琴唱歌譜。
3)唱詞。
4)完整演唱。
5)用豎笛吹奏。師生小結。
《軍民大生產》表現了邊區軍民的樂觀精神,曲調健壯豪邁,有很強的動力感,節奏堅定有力。
三、下課。
第二課時 11-1
導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導學要點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師彈琴向生問好生聽琴向師問好情感交流
準備上課
二、表演《翁嘿呀》。
1、師介紹歌曲背景。
2、播放歌曲范唱。
3、師彈琴。
4、師生小結。
1、了解歌曲背景。
2、聆聽歌曲范唱。
1)有感情的讀歌詞。
2)聽琴唱歌譜。
3)唱詞。
4)完整演唱
4、師生小結。
《翁嘿呀》是吉林邊朝鮮族的一首勞動歌曲,表現了豐收時節的打谷場上,人們載歌載舞、喜獲勞動果實的情景,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三 、 下課。
課題:復唱<< 軍民大生產>> 11-2
教學目標:
學唱這首歌曲,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視唱能力,并感受作品所表現的情感.
指導學生用準確的節奏和間高,來演唱這兩首歌曲.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時要注意三拍子和四拍子的拍子結構.
教學難點:同上.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開始部分:
聽音樂問好.
發聲練習.
復習.
節奏訓練.
導言.
基本部分:
完整聆聽全曲.
隨音樂打拍子.
隨音樂分段演唱.
正確的表達音樂的情緒.
正確的演唱.
演唱時要唱出音樂風格.特點.
注意三拍子歌曲的特點.
齊唱.
自評,互評.
結束部分:小結.結束全課.
課題:聆聽<< 船工號子>>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