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3.出示課堂劇簡介投影。
4.學生自薦表演。
5.教師扮演新學期姐姐與學生招手、握手,熱情歡迎學生投入新學年的懷抱。
第三課 爸媽,我能行!
(一)[檔案館](6-8分鐘)
1.讀一讀《小麗的故事》。
2.看圖引導歸納:
a. 小麗為什么會自卑?
b. 小麗為什么會高興?
(二)[咨詢臺](8-10分鐘)
1.了解小麗的故事后,你想對小麗說些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每個人既有長處,也有不足,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
2.從小麗的故事中,結合自身實際,你又想到了什么?/
a. 同桌討論。
b. 全班共同交流。
(三)[活動區](8-10分鐘)
1.指導學生完成[活動區]的調查內容,要求每個學生在空白處填寫自己在家里最行一方面。
2.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交推選一名同學參加全班的交流。
3.教師引導學生著重談一談自己在家里做得最好的一方面。
(四)[實踐園](10-12分鐘)
1.記者采訪
面對全班同學進行采訪。根據記者的提問,你會說些什么?同時又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呢?
2.讀兒歌
教師總結: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現在侈認識到自己還是個不錯的人吧,大膽地說聲:“爸媽,我能行!”
第四課 我能幫助他
(一)[檔案館](4-6分鐘)
1.放錄音故事《雪山遇險》,學生看插圖。
2.介紹故事中的大概內容。
兩名登山運動員正在攀登陡峭的雪山,突然發生了意外,其中一名運動員快要掉下山去了,另一名運動員為了救這名運動員,冒著生命危險,將受傷運動員拴在自己身上,奮力向上攀登。在這句運動員的幫助下,他倆終于成功地登上了雪山項。
(二)[咨詢臺](5-7分鐘)
1.設問
a在一名運動員遇到危險時,是誰幫助了他?結果怎樣?
b如果這名運動員沒有得到他人的幫助,結果又會怎樣?
2.移情訓練
讓學生想像以前自己需要別人幫助時的情景,體會運動員當時的心情。
3.學“老師寄語”
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使他走出困境,助人為樂,這是一種美德。
(三)[活動區](15-17分鐘)
1.學生分組,高矮個搭配為一組。
2.講比賽規則。
小猴子肚子餓了一定要吃桃子才行。但是,他們倆是不是都能摘到桃子呢?大家可幫他想辦法(高幫矮),其他同學喝彩。
3.學生做游戲。
(四)[實踐園](8-10分鐘)
1.看圖回答。
2.如有時間可選其中個別情境表演。
第五課 我的座位
(一)[檔案館](6-8分鐘)
1.教師可將學生分成4-6人的小組。教師引導學生看圖,學生分組講座以理解圖畫的內容。
故事大意:小雨碰到了困難,不知該怎么辦,由于小雨平時和大家相處得很好,大家都來幫她想辦法,安慰她。小雨看到這么多人幫助她,高興地笑了。
2.分組討論:小雨為什么笑了?
3.教師總結:是鄰座的友好讓小雨感到了身處集體的快樂。
(二)[咨詢臺](6-8分鐘)
1.讓學生在教室平面圖上找到自己的鄰座(前后左右)的位子。
2.請學生講述自己和鄰座的友誼及相關的快樂故事,重新體會集體生活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