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思品說聲謝謝教案
(人教新課標)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
第三單元 生活不能沒有他們
第三課 說聲“謝謝”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生活和體驗,知道當接受了別人為自己提供服務和幫助后,要表示感謝,養成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使之能遵守公民道德基本規范,做到心中有他人。
2.通過采訪、表演等形式,讓學生學會感謝、學會做人。
3.初步學習運用觀察、訪問等方法進行簡單的社會調查,并把所調查到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在同學中交流。
二、教學過程:
(一)創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氣氛,引出"謝謝"
抽一名同學表演節目,唱歌或講個故事。讓其他同學感受到輕松。
小結:剛才我們用掌聲對這位同學表示感謝,是因為他給我們帶來了優美的歌聲,帶來了快樂。那么生活中還有那些時候要說謝謝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教師板書:3.說聲"謝謝")
(二)談話交流,初步感知"謝謝"
我們先來探討一下,在什么時候要說"謝謝"?同桌兩個人或者前后桌四個同學在一起討論討論,互相說一說,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謝謝?
(讓學生充分討論,然后抽人在班級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讓學生理解更深。)
當學生語塞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幾種情景:⑴、公共汽車上讓座。⑵、當你忘記帶學習用具時,其他同學借個你時。⑶交警給我們一個良好的交通秩序。⑷、老師交給我們很多的知識。等等。
小結:剛才同學們討論了在什么時候說"謝謝",請同學們用詞語來概括一下,我們到底在什么時候說"謝謝"?
教師引導學生概括,并適時板書:幫助、服務--說聲"謝謝"
(三)體驗謝謝
過渡:當我們在得到別人幫助、服務、照顧等情況下,要對別人說聲謝謝。那么,這一聲謝謝要表達一種什么情感呢?下面,我來討論為什么要說謝謝。
1.創設情景:一個同學的筆掉在地上,老師幫他撿起來了,他隨即說了聲"謝謝"。針對這一幕,老師激動地說:孩子,老師只是隨手幫你建起了筆,你卻心存感激,向老師說了聲"謝謝",你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聽到你的這聲謝謝,老師心里真高興!
引導:同學們,你們有過和老師一樣的情況嗎?你平時得到過別人的感謝嗎?說一說別人對你說聲謝謝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什么?(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可以表演,講故事,或者結合生活實例來說等)
(教師板書:肯定、尊重--學會"謝謝")
小結:通過剛才的表演,我相信同學們對為什么要說謝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采訪,辨析,感悟謝謝
1.同學們,今天我們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我們應該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懷);你每天能夠按時上學,應該感謝(父母的辛勞);你從一個無知的孩子變成一個懂事的優秀小學生,應該感謝誰呢?
師:對,應該感謝老師。那我們今天就做一回小記者,來個現場采訪,采訪你的老師和聽課的老師,采訪中要做好記錄,等一會兒在班上交流。注意采訪時的禮貌用語。
教師可以給學生提示幾個問題:(課件出示)
1.您每天大約工作多長時間?辛苦嗎?
2.您覺得您的工作枯燥嗎?
3.工作中,您最大的快樂是什么?
4.當別人對您說謝謝的時候,您有什么感受?
2.談采訪體會。(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說)
3.同學們,在學校里,老師孜孜不倦地教育我們成人,毫不吝嗇地交給我們知識,雖然有時老師批評了我們,但這都是為了我們呀!通過這節課,相信你能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