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題復習(精選9篇)
應用題復習 篇1
教學內容:教材第80~81頁復習第6~11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熟悉一步計算應用 的數量關系,進一步掌握連續兩問應用題的思考和解題方法,提高學生分析推理和解題能力。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
這節課要復習應用題。通過復習,進一步掌握一步應用題和連續兩問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二、復習簡單應用題
1、 口頭列式解答下列應用題,并一說是怎樣想的?
(1) 楊樹16棵,柳樹14棵,楊樹和柳樹一共多少棵?
(2) 一共要栽樹30棵,已經栽了14棵,還要栽多少棵?
(3) 楊樹5行,每行6棵,一共有多少棵?
2、 指出:在解答應用題時,要看兩個條件有什么聯系,和要求的問題有什么關系 ,然后想用什么方法算,再列出算式解答。
3、 做復習題第6題
(1) 讓學生讀題,然后說一說這兩題有什么不同?
(2) 讓學生獨立解答,然后口答算式,老師板書。
(3) 提問:第一題為什么用加法,第二題為什么用減法?
(4) 指出:要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就要把一個數和多的幾合起來,要用加法算,要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就要從一個數里去掉幾,要用減法算。
4、 做復習第9題
三、復習連續兩問的應用題
1、 做復習第10題。做后提問:根據哪兩個條件求第一個問題?再根據什么求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要用第一個問題的得數做條件,來求第二個問題?
2、 練習:媽媽買了23個蘋果,吃了5個,還剩 多少個?剩下的蘋果平均裝在3個塑料袋里,每個塑料袋里裝幾個?
3、 小結:解答連續兩問應用題,要先根據前兩個條件求出第一個問題,再根據第一個問題的得數和另一個條件求出第二個問題。如果不先求出第一個問題,就不能求出第二個問題。
四、復習作業 :復習第7、8、11題。
應用題復習 篇2
課題二:
教學內容:教材第2頁期初復習第9~13題。
教學要求:
讓學生進一步地方認識一些簡單應用題的數量關系,鞏固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加深理解乘、除法應用題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準備:第12、13題里編出的各道應用題。
教學過程 :
一、 揭示課題
二、 整理歸納,鞏固解題方法
1、出示乘、除法應用題組,讓學生解答、比較。
。1) 有3個金魚缸,每個缸里有5條金魚,一共有幾條?
。2) 一共15條金魚,每5條養在一個金魚缸里,要幾個金魚缸?
(3) 一共15條金魚,平均樣養在3個缸里,每缸養幾條?
學生口頭解答,比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師小結。
2、完成第9~11題。
(1) 指名3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2) 檢查訂正。提問:第9題為什么用乘法算?第10題是怎樣想的?第11題為什么也用除法?得數6和余數2表示什么意思?
3、思考第12題。
。1) 讀題,你能找出有幾個數量?
。2) 你能選兩個條件提一個問題嗎?試試看。
三、 口頭編題、溝通聯系
1、請小朋友先看第13題里的圖,然后告訴大家是什么意思?
2、誰來編乘法應用題?為什么這是乘法應用題?
誰來編一道除法應用題?編題后再出示。和第1題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是除法應用題?
指名編另一道除法應用題。第2和第3題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用除法計算?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 :黑板上編出的三道應用題要求做在作業 本上。
應用題復習 篇3
教學內容:教材第2頁期初復習第9~13題。
教學要求:
讓學生進一步地方認識一些簡單應用題的數量關系,鞏固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加深理解乘、除法應用題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準備:第12、13題里編出的各道應用題。
教學過程 :
一、 揭示課題
二、 整理歸納,鞏固解題方法
1、出示乘、除法應用題組,讓學生解答、比較。
。1) 有3個金魚缸,每個缸里有5條金魚,一共有幾條?
。2) 一共15條金魚,每5條養在一個金魚缸里,要幾個金魚缸?
。3) 一共15條金魚,平均樣養在3個缸里,每缸養幾條?
學生口頭解答,比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師小結。
2、完成第9~11題。
。1) 指名3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2) 檢查訂正。提問:第9題為什么用乘法算?第10題是怎樣想的?第11題為什么也用除法?得數6和余數2表示什么意思?
3、思考第12題。
。1) 讀題,你能找出有幾個數量?
。2) 你能選兩個條件提一個問題嗎?試試看。
三、 口頭編題、溝通聯系
1、請小朋友先看第13題里的圖,然后告訴大家是什么意思?
2、誰來編乘法應用題?為什么這是乘法應用題?
誰來編一道除法應用題?編題后再出示。和第1題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是除法應用題?
指名編另一道除法應用題。第2和第3題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用除法計算?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 :黑板上編出的三道應用題要求做在作業 本上。
應用題復習 篇4
百分數應用題復習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式,理解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在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上正確解答百分數應用題。
2、通過劃線段圖、類比和歸納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
3、教學重點是理解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結構特征和解題方法。
二、教學過程 :
。ㄒ唬簭土暟俜謹祽妙}的數量關系
判斷單位“1”,說出數量關系
⑴男生占全班人數的4/5
、平裉毂热ツ暝霎a二成五
、枪澕s了15%
、绕谥锌荚嚨膬炐懵蕿52%
、纱虬苏鄢鍪
通過同學們對關鍵句的分析、敘述,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是完全一樣的,都是要緊緊抓住數量之間的關系,準確判斷單位“1”的量,確定解題方法。
(二):二基本題復習
分析解答下面各題,比較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沤ㄔ煲粭潣欠浚媱澩顿Y100萬元,實際用了90萬元,節約了百分之幾?
、平ㄔ煲粭潣欠,用了90萬元,比計劃節約了10%,計劃投資多少萬元?
⑶建造一棟樓房,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節約了10%,節約了多少萬元?
、冉ㄔ煲粭潣欠,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超用了10%,實際投資了多少萬元?
分組討論這一組題目的解法,在弄清解題思路和正確列式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這組題他們的單位“1”是相同的,數量關系式也是相同的,而數量之間的關系有所不同,解答方法也不盡相同,有乘法也有用方程解。
。ㄈ鹤兪骄毩暎
根據題意列出算式和方程:
水果店運來蘋果120千克, ,運來梨多少千克?
1、運來梨比蘋果多25%
2、運來的比蘋果少25%
3、運來的蘋果是梨的25%
4、運來梨是蘋果的25%
5、運來蘋果比梨少25%
6、運來的蘋果比梨多25%
7、運來梨比蘋果的25%少2/5千克
在學生分析解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這些題目是百分數應用題中比較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解答時必須要準確判斷單位“1”,弄清要求數量與單位“1”之間的關系和數量對應的百分率,確定解題方法。
(四):發展變化題練習
1、甲乙兩車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在距終點30千米處相遇,相遇時甲車行了全程的45%,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⑴根據題意畫出線段圖,弄清條件和問題。
⑵列方程解答
解:設全程為x千米 1/2x—45%x=30
⑶用30算術方法會解答嗎? 30÷(1/2—45%)
用算術方法解答,必須要找到30千米對應的百分率。要根據乘除法的關系列出算式。
2、修一條4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25%,第二天修了30%。兩天共修多少米?
指名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解答:
解一:400×25%+400×30%
解二:400×(25%+30%)
如果把“第二天修了30%”改成第二天“修了剩下的40%”如何解答?
分組討論不同的解法:
解一:400-400×25%=300(米)
300×40%=120(米)
120+100=220(米)
解二:(1-25%)×40%÷30%
400×(25%+30%)=220(米)
討論:改變后的題與原來的題目有什么不同?
單位“1”不同,因而解答的方法也不一樣。
3、比較練習:
甲乙兩糧庫,甲庫比乙庫多存糧20%,如果從甲糧庫中調出40噸,則兩糧庫的存糧數相等(放入乙糧庫),甲乙兩糧庫原來存糧各多少噸?
在分析解答“如果從甲糧庫中調出40噸,則兩糧庫的存糧數相等”的基礎上加入“放入乙糧庫”再分析。
比較:這兩題有什么不同?甲糧庫中調出40噸,就相等說明甲庫比乙庫多40噸。而從甲糧庫中調出40噸放入乙庫,就相等,說明甲庫原來不是比乙庫多40噸,而是多80噸。所以第一題列式:400/20%。而第2題列式400*2/20%
。ㄎ澹赫n堂小結:
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ㄋ模赫n堂作業 :
課本1143頁第3、4題,115頁第4題。
應用題復習 篇5
一、教學實踐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總復習《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復習》。
教學目標:理解、掌握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結構特征與解題方法;溝通分數(百分數)應用題與輩數應用題、比例應用題之間的聯系,正確、合理、靈活地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方法觀察、分析生活中的事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過程:
⒈談話引入:臨近期末,又將開展學生評比的活動。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件事,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用數學的方法分析,看會得出怎樣的結論。
在往年的學生評比中,三好學生占班級人數的10%,各類積極分子占班級人數的1/4?戳诉@兩個信息,結合班級實際,你有什么想說的嗎?(根據班級學生人數是52,預計學生會提出:我班能評上三好生、各類積極分子的各有幾人?能評上各類積極分子的比評上三好生的多幾人?沒評上三好生和各類積極分子的有幾人?等等。)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板書,并由提問同學指定其他學生回答,全體學生集體批評。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以上幾個問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從結構上分析,都是求一個數的幾(百)分之幾是多少,所不同的是這個幾(百)分之幾有否直接已知;從解題方法上分析,都用乘法計算。)
、步處熖峁┬畔ⅲ何倚A昙壎斡4個班,202名學生,全校有26個班,1380個學生。根據剛才三好生、各類積極分子的比例,你能得出怎樣的結論?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四人小組中交流,在此基礎上,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探討能不能把剛才同學交流的題目改編成分數(百分數)除法應用題。根據各小組的匯報,教師板書這些分數除法應用題,并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以上這幾道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痴垖W生推算:(1)我校五年級段去年評出三好生與各類積極分子共89人,請你推算五年級段去年大約有學生幾人。(2)我校三年級段去年有181人沒有被評上三好生與各類積極分子,你能推算三年級段去年大約有學生多少人嗎?(3)余姚市有少年兒童12萬,寧波市有少年兒童110萬,浙江省有少年兒童438萬,全國有少年兒童1億3千萬,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信息,照剛才的比例推算,沒有被評上三好生與各類積極分子的有多少人?
、瘁槍δ壳霸u比三好生與各類積極分子的辦法,通過剛才的計算,你有什么想法?
在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看法的基礎上,教師提供學校學生評價改革的方案:
為了發現、培養每個學生的特長,發展個性,從本學期開始,學校決定將評比三好生與各類積極分子改為評比閃亮星,學校暫時確定了“小天使”、“小螞蟻”、“小蜜蜂”、“環保小衛士”、“小冰心”、“小華羅庚”等18種星,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與愛好去爭取、申報。為此學校紅領巾小記者專門采訪了學校領導,下面是這次采訪的片段:
小記者:評選閃亮星與評選三好生、各類積極分子有什么區別?
學校領導:將有更多的學生得到肯定、鼓勵。去年我校共評出三好生與各類積極分子近4000人,今年預計能評上閃亮星的人數將增加180%。特別是六年級學生,我估計有9/10的學生會被評上閃亮星,在評上的學生中,20%的學生可能會得到五顆不同的閃亮星,2/5的學生可能會得到四顆不同的閃亮星。努力吧,祝愿我校的同學“星光燦爛”。
看了這篇材料,你能得出哪些結論?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集體匯報。在此基礎上教師提供小記者采訪的第二個片段:
小記者:中、低年級學生對評比閃亮星有什么反應?
學校領導:學校對三年級的280名學生進行了調查,想申報閃亮星的人數相當于不想申報人數的1/7。(分別可以從分數、倍數、比的角度去分析。)
對這個信息,你能從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分析嗎?你又得出了怎樣的結論呢?
、低ㄟ^今天的交流,你有什么收獲?
二、教學反思
⒈復習課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引導學生回顧、整理知識,提煉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何提高復習課的效率,盡可能地使每個學生有所得,并且盡可能地多得?在上述教學實踐中,教師通過創設開放性的問題情境,從簡單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引入,逐步過渡到稍復雜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分析、思考,提出不同數量、不同質量的教學問題,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這給每一個學生提供了探索并獲得成功的機會。同時注重溝通分數(百分數)應用題與倍數應用題、比例應用題之間的橫向聯系,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絡化,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矂撛O了學生很感興趣的教學情境,把期末學生評比的事情引入教學課堂,并以聊天的形式展開教學,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創設了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匙⒅貙W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以學生十分熟悉又很感興趣的事件為背景,特別在最后的練習階段,用小記者采訪學校領導的形式,向學生提供了兩篇教學材料,要求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整堂課都滲透了這一教學思想。同時加強了學生解題后反思能力的培養,當學生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后,不僅要求他們對解題策略、解題方法進行反思,而且對解題結果進行分析,幫助對事件進行判斷。例如通過計算發現,過去的評比方案面太窄,改革后的評比方案使大家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成功。
應用題復習 篇6
教學內容:p48第6題 、 p53第147題。教學目標: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教學重難點:靈活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視屏出示,商場的物品價格。問:看看這一標題你們想知道什么呢?二、引導探究理解新知。1、教學p48第6題,視屏出現第6題的畫面。題中問題:(1)勝利小學圖書館買了20本《數學家故事》15本,《童話故事》一共花去多少元?(2)群星幼兒園王老師帶了50元去書店買了5本《童話故事》剩下錢,還能買幾本《兒童歌謠》?2、啟發學生想用什么方法計算。你還能想出不同的解法嗎?3、練習p53 14題、13題。分層次練習。三、總結,讓學生回憶本節教學內容。四、作業:p49、 7、8、9、10。
應用題復習 篇7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式,理解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在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上正確解答百分數應用題。
2、通過劃線段圖、類比和歸納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
3、教學重點是理解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結構特征和解題方法。
二、教學過程 :
。ㄒ唬簭土暟俜謹祽妙}的數量關系
判斷單位“1”,說出數量關系
⑴男生占全班人數的4/5
⑵今天比去年增產二成五
、枪澕s了15%
、绕谥锌荚嚨膬炐懵蕿52%
、纱虬苏鄢鍪
通過同學們對關鍵句的分析、敘述,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是完全一樣的,都是要緊緊抓住數量之間的關系,準確判斷單位“1”的量,確定解題方法。
。ǘ憾绢}復習
分析解答下面各題,比較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⑴建造一棟樓房,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用了90萬元,節約了百分之幾?
、平ㄔ煲粭潣欠浚昧90萬元,比計劃節約了10%,計劃投資多少萬元?
⑶建造一棟樓房,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節約了10%,節約了多少萬元?
⑷建造一棟樓房,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超用了10%,實際投資了多少萬元?
分組討論這一組題目的解法,在弄清解題思路和正確列式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這組題他們的單位“1”是相同的,數量關系式也是相同的,而數量之間的關系有所不同,解答方法也不盡相同,有乘法也有用方程解。
。ㄈ鹤兪骄毩暎
根據題意列出算式和方程:
水果店運來蘋果120千克, ,運來梨多少千克?
1、運來梨比蘋果多25%
2、運來的比蘋果少25%
3、運來的蘋果是梨的25%
4、運來梨是蘋果的25%
5、運來蘋果比梨少25%
6、運來的蘋果比梨多25%
7、運來梨比蘋果的25%少2/5千克
在學生分析解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這些題目是百分數應用題中比較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解答時必須要準確判斷單位“1”,弄清要求數量與單位“1”之間的關系和數量對應的百分率,確定解題方法。
。ㄋ模喊l展變化題練習
1、甲乙兩車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在距終點30千米處相遇,相遇時甲車行了全程的45%,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鸥鶕}意畫出線段圖,弄清條件和問題。
、屏蟹匠探獯
解:設全程為x千米 1/2x—45%x=30
、怯30算術方法會解答嗎? 30÷(1/2—45%)
用算術方法解答,必須要找到30千米對應的百分率。要根據乘除法的關系列出算式。
2、修一條4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25%,第二天修了30%。兩天共修多少米?
指名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解答:
解一:400×25%+400×30%
解二:400×(25%+30%)
如果把“第二天修了30%”改成第二天“修了剩下的40%”如何解答?
分組討論不同的解法:
解一:400-400×25%=300(米)
300×40%=120(米)
120+100=220(米)
解二:(1-25%)×40%÷30%
400×(25%+30%)=220(米)
討論:改變后的題與原來的題目有什么不同?
單位“1”不同,因而解答的方法也不一樣。
3、比較練習:
甲乙兩糧庫,甲庫比乙庫多存糧20%,如果從甲糧庫中調出40噸,則兩糧庫的存糧數相等(放入乙糧庫),甲乙兩糧庫原來存糧各多少噸?
在分析解答“如果從甲糧庫中調出40噸,則兩糧庫的存糧數相等”的基礎上加入“放入乙糧庫”再分析。
比較:這兩題有什么不同?甲糧庫中調出40噸,就相等說明甲庫比乙庫多40噸。而從甲糧庫中調出40噸放入乙庫,就相等,說明甲庫原來不是比乙庫多40噸,而是多80噸。所以第一題列式:400/20%。而第2題列式400*2/20%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ㄋ模赫n堂作業 :
課本1143頁第3、4題,115頁第4題。
應用題復習 篇8
南京市東山中心小學 甘道寶 尹伊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式,理解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在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上正確解答百分數應用題。
2、通過劃線段圖、類比和歸納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
3、教學重點是理解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結構特征和解題方法。
二、教學過程 :
(一):復習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判斷單位“1”,說出數量關系
⑴男生占全班人數的4/5
、平裉毂热ツ暝霎a二成五
⑶節約了15%
、绕谥锌荚嚨膬炐懵蕿52%
、纱虬苏鄢鍪
通過同學們對關鍵句的分析、敘述,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是完全一樣的,都是要緊緊抓住數量之間的關系,準確判斷單位“1”的量,確定解題方法。
。ǘ憾绢}復習
分析解答下面各題,比較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⑴建造一棟樓房,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用了90萬元,節約了百分之幾?
、平ㄔ煲粭潣欠浚昧90萬元,比計劃節約了10%,計劃投資多少萬元?
⑶建造一棟樓房,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節約了10%,節約了多少萬元?
、冉ㄔ煲粭潣欠,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超用了10%,實際投資了多少萬元?
分組討論這一組題目的解法,在弄清解題思路和正確列式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這組題他們的單位“1”是相同的,數量關系式也是相同的,而數量之間的關系有所不同,解答方法也不盡相同,有乘法也有用方程解。
(三):變式練習:
根據題意列出算式和方程:
水果店運來蘋果120千克, ,運來梨多少千克?
1、運來梨比蘋果多25%
2、運來的比蘋果少25%
3、運來的蘋果是梨的25%
4、運來梨是蘋果的25%
5、運來蘋果比梨少25%
6、運來的蘋果比梨多25%
7、運來梨比蘋果的25%少2/5千克
在學生分析解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這些題目是百分數應用題中比較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解答時必須要準確判斷單位“1”,弄清要求數量與單位“1”之間的關系和數量對應的百分率,確定解題方法。
。ㄋ模喊l展變化題練習
1、甲乙兩車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在距終點30千米處相遇,相遇時甲車行了全程的45%,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鸥鶕}意畫出線段圖,弄清條件和問題。
⑵列方程解答
解:設全程為x千米 1/2x—45%x=30
⑶用30算術方法會解答嗎? 30÷(1/2—45%)
用算術方法解答,必須要找到30千米對應的百分率。要根據乘除法的關系列出算式。
2、修一條4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25%,第二天修了30%。兩天共修多少米?
指名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解答:
解一:400×25%+400×30%
解二:400×(25%+30%)
如果把“第二天修了30%”改成第二天“修了剩下的40%”如何解答?
分組討論不同的解法:
解一:400-400×25%=300(米)
300×40%=120(米)
120+100=220(米)
解二:(1-25%)×40%÷30%
400×(25%+30%)=220(米)
討論:改變后的題與原來的題目有什么不同?
單位“1”不同,因而解答的方法也不一樣。
3、比較練習:
甲乙兩糧庫,甲庫比乙庫多存糧20%,如果從甲糧庫中調出40噸,則兩糧庫的存糧數相等(放入乙糧庫),甲乙兩糧庫原來存糧各多少噸?
在分析解答“如果從甲糧庫中調出40噸,則兩糧庫的存糧數相等”的基礎上加入“放入乙糧庫”再分析。
比較:這兩題有什么不同?甲糧庫中調出40噸,就相等說明甲庫比乙庫多40噸。而從甲糧庫中調出40噸放入乙庫,就相等,說明甲庫原來不是比乙庫多40噸,而是多80噸。所以第一題列式:400/20%。而第2題列式400*2/20%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ㄋ模赫n堂作業 :
課本1143頁第3、4題,115頁第4題。
應用題復習 篇9
教學目標
(一)通過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的應用題和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應用題對比,學生更好地掌握它們的分析思路和解題方法.
(二)初步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分析,找出這兩種應用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難點:明白兩種應用題都是用減法計算,但它們所表示的意義并不一樣的道理.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26+30 27-9 40-4 37+10
60-40 38+6 56+4 40+28
2.按要求擺圓.
師:第一排擺6個圓,第二排擺4個圓.想一想,可以提什么問題?怎樣列式?
學生經過思考以后,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
(1)兩排一共有多少個圓? 6+4=10.
(2)第一排比第二排多幾個或第二排比第一排少幾個? 6-4=2.
(3)第一排去掉幾個和第二排同樣多或第二排再添上幾個和第一排同樣多? 6-4=2.
(二)學習新課
出示例7.
(1)有紅花9朵,黃花6朵,黃花比紅花少幾朵?
(2)有紅花9朵,黃花比紅花少3朵.黃花有幾朵?
1.指名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師:從哪句話知道紅花多,還是黃花多?
生:第(1)題從問話“黃花比紅花少幾朵?”第(2)題從第2個已知條件“黃花比紅花少3朵”都能知道紅花比黃花多,黃花比紅花少.
2.解答第(1)題.
(1)讓學生用紅花和黃花擺出條件和問題,教師出示意圖:
②分析:
師:這道題的問題是求什么?
生:這道題要求黃花比紅花少幾朵?
師:這個問題與已知條件有什么關系呢?
生:分析這個問題,可以知道黃花少,紅花多,要求黃花比紅花少幾朵,必須知道黃花有幾朵,還要知道紅花有幾朵.
師:既然紅花的朵數多,我們應該把紅花的朵數怎么辦呢?請同學們邊擺邊說.(學生操作完,請一名學生敘述)
生:黃花比紅花少,紅花多.紅花的朵數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跟黃花同樣多的,另一部分是比黃花多的,從紅花的朵數里去掉跟黃花同樣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紅花比黃花多的部分,也就是黃花比紅花少的朵數.
師:用什么方法計算?
生:用減法計算.
③列式計算:(教師板書)
9-6=3(朵)
口答:黃花比紅花少3朵.
3.解答第(2)題.
①讓學生把剛才擺的第(1)題圖,改變成第(2)題圖.(事先給每位學生準備一張紙條代表問題放到6朵紅花下面)教師先出示有9朵紅花的圖.
②分析
師:這道題的問題是求什么?(黃花比紅花少幾朵)
生:黃花有多少朵?黃花比紅花少3朵.
師: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黃花少,紅花多.
師:紅花的朵數多,我們就可以把紅花的朵數怎么辦?
生:把紅花的朵數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黃花同樣多的朵數,另一部分是紅花比黃花多的朵數,也就是黃花比紅花少的朵數.(讓每位同學邊擺邊說)
教師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把紅花的朵數分兩部分,并讓學生指一指哪一部分是同樣多的朵數,哪一部分是黃花比紅花少的朵數,哪一部分是所求的黃花的朵數.教師根據學生說的,完成示意圖,把圖中各部分標出.
生:從紅花的朵數里去掉紅花比黃花多的,得到紅花和黃花同樣多的,也就是黃花的朵數.
師:用什么方法計算?
生:用減法計算.
、哿惺接嬎悖(教師板書)
9-3=6(朵)
口答:黃花有6朵.
4.分組討論.
師:剛才我們解答的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師在學生敘述的基礎上加以概括:
相同點:
①第一個已知條件相同,都是有紅花9朵.
、趦傻李}都是已知黃花比紅花少,也就是紅花多.紅花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跟黃花同樣多的,另一部分是比黃花多的.
、鄱际怯脺p法計算.
不同點:
①有一個已知條件不同,第(1)題知道有黃花6朵,第(2)題知道黃花比紅花少3朵.
、谝蟮膯栴}不同,第(1)題的問題是求黃花比紅花少幾朵?第(2)題的問題是求黃花有幾朵?也就是第(1)題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是第(2)題的所求問題.第(1)題的所求問題是第(2)題的一個已知條件.
、垭m然都是用減法計算,但它們所表示的意義不一樣.第(1)題求黃花比紅花少幾朵,要從紅花的朵數里去掉和黃花同樣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黃花多的部分,也就是黃花比紅花少的朵數.第(2)題求有多少朵黃花,要從紅花朵數里去掉比黃花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和黃花同樣多的部分,也就是黃花的朵數.
、芩兴闶讲煌,結果不同.
第(1)題:9-3=6(朵)
第(2)題:9-6=3(朵)
(三)鞏固反饋
1.教科書第105頁“做一做”.
(1)讓學生自己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教師提示,學生思考.
師:第(1)題求象比熊少幾只怎樣想?第(2)題求象有幾只怎樣想?
(3)同桌同學互相說說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4)做在書上,及時訂正.
2.根據本班男、女生人數仿例7編題后解答.
3.課堂作業 .
(四)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兩種應用題的對比,解題的關鍵是注意分清楚題里的數量關系,找到那個較大的數,再做進一步分析,最后解答.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講授兩種應用題的對比,重點是在正確解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兩種應用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復習時,教師說明擺的要求,發揮學生思維水平,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便于與后面教學聯系.通過操作,使學生對相比較的兩個數量之間的數量關系獲得初步表象,然后引導學生分析應用題里的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教師精心設計了一個問題:“從哪句話知道紅花多,還是黃花多?”主要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最后引導學生比較兩種應用題的異同,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雖然兩道題都是用減法計算,但它們所表示的意義不一樣.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初步發展了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題的能力.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