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一、課例名稱: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識字5》
二、課型:識字課
三、年級:二年級
四、教材版別:人教課標版
五、執教教師:重慶市武隆縣白云鄉中心校 應曉麗
六、評課教師:重慶市武隆縣白云鄉中心校 張 露
七、指導教師:重慶市武隆縣教育科學研究所 肖素碧
八、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由5條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組成,這幾條諺語通俗易懂,給人的啟示也很深刻,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用來時時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二)學情分析
通過一年的學習,在識字方面,學生已經能比較熟練地根據拼音讀準字音,也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如:加部首、去部首、猜字謎、編口訣、字形分析等。因此,在教學時可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來做小老師落實生字的音、形,溫故而知新。
在閱讀方面,多數學生能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有些基礎好的學生還能讀出句子的語氣。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和朗讀水平的提高,學生能夠初步讀懂一些短小、淺顯、有趣的文章,初步嘗到閱讀所帶來的快樂。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初步體會諺語的含義。
3.培養學生積累諺語的興趣。
(四)重點難點
1.識記10個生字是本課的重點。
2.對5條諺語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
(五)教學策略與手段
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采用了游戲、圖片、動作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六)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七)課前準備
1.課件。 2.實驗用的一把筷子。
(八)板書設計
識字五
滿滿
九、教學過程:
(一)實驗質疑,導入課題。
1.折一根筷子。
師:小朋友們,我們先來做個實驗吧!在咱們班里,誰的力氣比較小?(抽生折一根筷子)
2.折一把筷子。
師:在咱們班里,誰的力氣最大? (抽生折一把筷子)
師:小朋友,看了這個實驗,你發現了什么?
3.學生自由談感受。
4.導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從文中找生字。
師:請小朋友先自由的讀一讀這些諺語,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先作上記號,再請教大桃子,或者問問你的同桌。
2.開火車讀生字,檢測學生識字情況
師:小朋友,諺語里的這些生字,你們都認識了嗎?
師:小朋友們真棒!生字寶寶可高興啦!讓我們開著火車把它們請出來吧!
3.帶拼音讀,生領讀。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把生字寶寶全認出來了,哪個聰明的小朋友愿意來當小老師,帶著大家再讀一讀這些生字呢?
4.搶讀。
(三)朗讀諺語,初步體會。
1.把句子讀通順。
師:小朋友們,生字寶寶玩累了,回到了諺語里,誰來把你喜歡的諺語讀給大家聽聽?可別讀錯了喲!(課件展示五句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