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1.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應老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游戲來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采用兒童喜歡的形式進行教學,如:“折筷子”引入新課;“開火車”讀檢查識字情況;“搶讀生字送小花”鞏固生字,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化解難點……學生感受到了游戲的樂趣,課堂成為了學習的樂園,對學習識字興味盎然。
2.以表揚鼓勵調動學習積極性。
應老師常掛嘴邊的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真不錯”、“真了不起”……,學生說得好,老師還會情不自禁地和學生一起鼓掌。所以課堂上不但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學習的積極性也很高。
3.巧妙滲透情感教育。
進入鞏固識字環節時,應老師這樣帶著孩子進入:“小朋友們讀得多好啊,一群小動物聽到了我們的讀書聲,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小朋友們喜歡它們嗎?它們也想認識生字寶寶,愿意幫幫它們嗎?”學生不僅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記住了字形,還受到了互相幫助、互相關愛的情感熏陶。
4.“以讀為本”,強化讀書實踐。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應老師安排了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合作讀、范讀等多種形式。每次朗讀都提出了適當的目標,要求由易到難,訓練循序漸進。
當然,教師評價語還不夠多元,評價內容和效果還不能切實結合課堂生成的客觀實際,面向全體不夠,個別指導欠落實等不盡人意之處也還多次出現,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克服。對語文教學的課堂藝術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所以,不管是應老師,還是我們所有的語文老師,都需要不斷學習,提高理論水平,豐富語文積累,提升綜合素養,才能上出高質量的學生真正喜愛的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