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窗前的氣球
設計意圖:
1、識字教學的難是在于:學生記不住字音和字形,而且容易忘記。如果和學生自己的生活體驗,以及已有的知識結構聯系起來,所起到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2、識字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相互交流,說出自己的理解和竅門兒,既學會生字,又學會了拓展了自己識字的方法和途徑,同時還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
四、品味朗讀,交流評價
1)在認識生字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自由朗讀:把文章讀通讀順;
2)組內交流:小組內交叉,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伴聽,組內同學聽完后說出聽懂了什么,并對同伴的朗讀提出自己的評價和意見。
3)集體交流:讓學生讀出自己喜愛的段落,說出喜歡的理由(對段落的理解),自己是怎樣讀好這一段的(體會朗讀的方法和技巧),同學評議(或者示范朗讀講解)
如:第二段時,注意體會科利亞無奈、孤獨的心情,語調低沉、平緩,抓住關鍵詞語“靜靜地”“呆呆的”和反問句“從三樓能望到什么呢?”
4)在學生閱讀交流之后,說出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設計意圖:
1、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既是“讀者”,又是“評論者”。實現學習的主動參與和教學評價的相互促進;
2、閱讀教學中,學會交流、學會聆聽、學會評價,有助于學生閱讀方法和學習品質的養成。
第二課時
一、圖文結合、品讀文意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全文。
要求:流利準確,根據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讀。
2、老師展示課文故事課件片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播放。
1)說出播放片段是什么內容,為什么喜歡這一段?
2)怎樣讀好呢?讀這一段試試看;
如:第二段,從“呆呆地”“靜靜地”,“覺得真沒意思”等詞語和語句中看出科利亞的孤獨、無聊。指導學生根據文章意思,以及自己的體會,圍繞重點詞和句子讀……
3、課件展示科利亞的笑容:
1)你知道科利亞為什么高興地笑了嗎?
聯系課文愿意,探究笑的原因:被可愛的笑臉逗樂笑了,被米沙的創舉而會心的笑,對同學們特殊的問候方式感激的笑……
2)該如何讀好寫他高興的語句呢?讀一讀、評一評。
3)科利亞看到這個可愛的笑臉他想到的是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句子“他好像看見米沙拉動拴著氣球的繩子,幾個同學站在四周,唧唧喳喳的指手畫腳。”所蘊含的感情。
4、課件展示課文中的人物:米沙、科利亞、同學:
評一評:你喜歡哪個人物?說出你喜歡的理由?
找一找:課文中哪些句子能體現你喜歡的人物,讀讀看。
議一議:如果你去看科利亞你會畫什么呢?
教師乘機教育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
設計意圖:
1、讀文章,主要是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讀出自己感受。因此教學設計中有意識的加強學生對文章的“品”和“評”,品是感悟,評是議論,只有通過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才是真正的理解,才能讀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