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星星的孩子》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遵循"構之綜合施之無痕"的原則,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創設情景,質疑探究,主體參與,朗讀體會"等多種教學方法交替使用,并注重引導學生發揮想象,進入角色,讀悟結合,切實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對課文中要求認識和會寫的字沒有平均用力,而是根據學情和漢字的特點,借助語境, 巧妙引導,確定學習重點,在閱讀中聯系上下文或已有經驗理解意思,在運用中鞏固識字.
學習目標:
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學生:制作小星星生字卡.
教師:課文插圖動畫.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課前:猜謎語;欣賞歌曲《小星星》;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星空.
一,激趣導題
1,師:知道課前聽的那首歌唱的是什么嗎 (板書:星星)
2,出示描寫星星的句子——"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指導抓住"珍珠碧玉盤"等詞語讀出句子的美.
3,引導想象:星星還像什么 "用……像……"訓練說話.
4,通過"無數"學習"數"字,掌握多音字"數"的讀音.
5,引出課題.
二,質疑引讀
1,根據課題質疑:讀了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畫出生字,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
3,拿出課前制作的小星星生字卡和同桌一起讀.
4,認真地默讀課文,思考圍繞課題所提出的問題.
5,出示"張衡"詞語卡片,學習生字"衡".
6,是怎么知道 "張衡"的名字 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最后一段.
(1)學習生字"漢".出示"漢朝"的詞語卡片,聯系生活識記 "漢"字.
(2)隨文學習詞語:"刻苦鉆研" ,"天文學家".
(3)把"張衡", "刻苦鉆研" ,"天文學家"這三個詞連起來說話.
(4)交流:張衡成了天文學家后有什么了不起的發明創造 指導讀出對張衡的敬佩之情.
三,看圖初知
1,仔細觀察插圖,想想張衡是怎樣數星星的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畫出張衡數星星的動作.
3,指導學生讀準"仰"字.看到"仰"字,你還能想到什么字
四,精讀感悟
1,情景體驗"數星星":教師說"仰,指,數",學生做系列動作.
2,對比感悟:你覺得張衡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指導讀出張衡的認真,耐心.
3,讀張衡的話.
五,鞏固生字
1,課堂小結.
2,鞏固生字:開火車讀,摘生字星星,識記部分生字,齊讀.
六,指導寫字
1,仔細觀察"勺","斗","玉",說說你的發現.
2,交流:該怎么寫好它們
3,學生寫字,展評.
七,實踐積累
1,讀一讀: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抄一抄:把課文里"……像……"的句子抄寫下來.
第 二 課 時
學習爺爺,奶奶,張衡觀察表達看法的段落,感悟張衡勤于觀察,樂于探究的科學精神;聯系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書寫剩下的9個生字;拓展延伸.
附:第一課時板書設計
29 數星星的孩子
構之綜合 施之無痕
——《數星星的孩子》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說明
《數星星的孩子》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八組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的課文都是介紹一些自然現象的科學常識.這篇課文既介紹了自然現象常識,又特定描寫了一個小孩子,課文生動有趣.文章通過言行的描寫來表現張衡刻苦鉆研,認真思考的優良品質,是一篇進行語言訓練,加強情感,品質教育的好文章.本設計,教師遵循"構之綜合施之無痕"的原則,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創設情境,質疑探究,主體參與,朗讀體會"等多種教學方法交替使用,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