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星星的孩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會認7個生字,能書寫“珍珠”兩字。
2、學習第1自然段,體會晚上星空的美麗。
3、初步體會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重難點:
學習第1段中的比喻句,體會星空之美,掌握比喻句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課件演示(夜空、閃爍的星星)。師生隨著課件演示,共唱歌曲。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好朋友,你瞧。ㄐ切菆D)讓這顆可愛的小星星帶我們走進他們的樂園,好嗎?(《閃爍的星星》)
天上的星星真美。∧敲茨銛颠^星星嗎?
數得清嗎?(你真是個能干的孩子,你知道嗎?其實星星遠遠不止這個數量,我國古代有一個小孩和我們一樣喜愛星星,他曾經認真地數過天上的星星,你們想認識他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數星星的孩子》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指著“數”問:這個字讀——shǔ 還可以數什么?(數羊)(數筆)(數書本)
它還有一個讀音是——shù誰能給他找找朋友?(數學)
你發現了什么規律?(“shù”做名詞用,“shǔ”做動詞用)(出示生字:數)
2、你真是個會學習的孩子。你知道這個數星星的孩子是誰嗎?(張衡)
衡:后鼻音,一個人背著一條魚走在人行道上。
3、張衡是個怎樣的孩子?小時候到底是怎樣數星星的呢?讓我們一起認真地讀一讀課文,好嗎?
打開課文,默讀屏幕上的自學要求
1、讀準生字,新詞
2、每小節標好段落
3、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4、反饋
1、課文主要講了()()的事。他是什么時候的人?
(1)、張衡是漢朝人:生字:漢。
漢朝距離現在有一千七八百年的歷史了,看來可以稱得上是古時候的故事,對嗎?張衡是怎樣一個人呢?
(2)、著名——有名 用 “著名”造句
(3)、鉆研:什么叫鉆研?(認真地研究,仔細地研究)
(課件展示,介紹)
2、認讀生字,新詞
三、學習第1段
孩子們現在我們一起走進張衡的童年。張衡小時候是怎么數星星的呢?請大家輕聲念念第一小節,找出第1段中的字寶寶,讓黑板上的小星星亮起來,好嗎?(生自由輕聲念課文第一小節)
第1段中,哪些字寶寶你已經認識了?誰來介紹一下?
“玉”齊讀兩遍,誰來擴擴詞。(碧玉盤:看圖理解)怎么記住它?
“珍珠”:王字旁的字,往往左窄右寬
“仰” 齊讀兩遍,“仰”的近義詞是“抬”
課文中數星星時可以把“仰著頭”改成“抬著頭”嗎?它跟抬到底有什么不一樣呢?老師說現在請孩子抬起頭看著講臺(學生照做)老師說現在請孩子仰起頭看著我們教師的天花板(學生照著做)明白了嗎?
“撒”(1)、學生齊讀。把這個拆開,變成了——?(提手旁和“散”)
你想到了什么?那么什么時候你曾經做過這個動作或者見過別人做過這個動作呢?
(2)、請一學生撒一把米。大家看地上,這些米和我們認真排起來的米有什么不一樣呢?
(3)、第1句:
a\大家看,課文中“撒”出現在這樣的句子中
教師媒體出示句子“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b\撒出來的星星是怎么樣的?
說得真好。你能抓住這個“撒”把這個句子讀好嗎?先自由試試!指個別生讀
c\大家看,這個句子是一個比喻句,看出來嗎?誰能告訴大家,句子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好的,我們來認識一下珍珠。(出示珍珠)來贊美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