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樹葉》教學設(shè)計
(二)交流
多種學法,深入明理。
1、指名讀文匯報小免子、小猴、小熊是如何對等小椿樹的。
2、通過哪些語言可以看出小免子、小猴、小熊喜歡小椿樹,用“――――“畫出來。
3、用“……”畫出小免子、小猴、小熊摘樹葉時表示動作的詞。
4、“小心地”“仔細地”說明了什么?
5、討論:小動物們的認識和它們的行為是否一至?
6、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深長選擇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
7、小椿樹最終還像大家喜歡它的那個樣子嗎?是誰造成的?
(三)寫字
合作探討,突破難字。
1、認讀剩余的幾個生字并擴詞。
2、“向困難挑戰(zhàn)”:比一比,看誰能又快又準地學會這幾個字。
提醒注意:“滋“字中的幺不要寫成。
3、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再練習把字寫漂亮,同桌相互議價。
(四)練習
小黃牛來澆水時,小椿樹會對他說什么?
討論:1、當小動物們摘小椿樹的葉子時,小椿樹會怎么想?
小黃牛來澆水時,小椿樹會對他說什么?教學目標:
1.認讀16個生字,規(guī)范地書寫9個生字。
2.通過朗讀課文使學生明白應(yīng)該怎樣愛護樹木,懂得“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
3.表演課文,續(xù)編故事。
教學過程:
一、引趣激情
1.學生看圖,聽故事,你聽懂了什么?
2.指名說,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課文中的生字、生詞交朋友。
注意:讀準字音,標出自然順序。
2.檢查生詞。
3.練讀課文
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大意,解決生字困難的基礎(chǔ)上,讓他們分小組來接讀課文,盡量做到正確、流利。
三、合作釋疑
1.讀文質(zhì)疑
默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用小句號標出來。
2.合作探究
四我小組探討交流問題。
3.匯報交流
①老師適時提問:小免子、小猴、小熊喜愛小椿樹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小椿樹為什么還是被他們搞得“一片葉子也不剩了”?
②指導(dǎo)朗讀
③根據(jù)學生回答得出結(jié)論:他們的認識與行動不統(tǒng)一。從而明白“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
四、賽讀課文,表演課文
1.分小組,分角色練習朗讀;
2.兩輪比賽、評議;
3.小組練習表演,啟發(fā)學生看圖想像每個小動物想了什么?說了什么?做了什么?小椿樹會想什么?怎樣痛苦?
4.兩組表演,評議。
五、續(xù)編故事,深化認識
1.思考:小動物回來看見小椿樹一片葉子也不剩了會說什么?想什么做什么?
2.學生自己想像,組織語言;
3指導(dǎo)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