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識字教學設計與點評
1.小組匯報參觀后的收獲。
2.評選認字星。(發放“認字大王”獎章)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教學,我深深感到放權給學生的好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在課堂上盡情展現它們的風采,滿足表現的欲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逐步成為學習的主人。
〖案例點評〗
本節課旨在引導學生通過看圖認識首都北京著名建筑并認字。教學過程設計,以教材中的八處建筑為核心,先讓學生認會課本中的字詞,而后結合西安的實際情況,說說家鄉的名勝古跡,并給圖片配上名片,共同來認認名片中的字詞;最后,組織“當個小導游”、“參觀展板”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獲取知識、獨立識字的興趣。可以想象,整節課學生的興趣應是積極而高漲的,情緒狀態始終處于主動興奮的狀態。這堂課里,教師充分注重課堂教學的開放,“開放學生的眼睛,提供觀察的機會;開放學生的嘴巴,提供表達的機會;開放學生的頭腦,提供思考的機會;開放學生的雙手,提供操作的機會;開放學生的空間,提供表現的機會;開放學生的教材,提供憑借的機會。”從各種途徑與手段入手,讓學生置身一個開放的時空,充分發揮主體的積極性,讓學習充滿樂趣和情趣,把枯燥的字詞識記罩上活潑而生動的形式外殼,讓學生愿學、樂學,提高識記效率。
(一)“丁丁冬冬”人格化,以對話交流的形式體現教學的多維性。“丁丁冬冬”是課文里出現的兩個虛擬的小朋友,從他們的名字來看,給學生的感覺這兩位小朋友肯定是活潑開朗,機靈可愛的。教師抓住這兩個小朋友,把這兩個小朋友真實化。“丁丁冬冬要向我們介紹他們走過的地方,這些地方你到過嗎?”“你到過什么地方?能不能向我們的丁丁冬冬作一下介紹?” 這些話題的設計,大大激發了學生表達與參與的興趣與愿望,為了給丁丁冬冬留下一個較好印象,誰也不愿在這場介紹中落后,學生們會盡己所能,盡快聽懂丁丁冬冬的介紹,也極愿意把自己到過的印象最好的地方介紹給他們,看上去,可能只是丁丁冬冬與個體小朋友之間的交流,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每個人都在認真傾聽,都會從對方的發言中獲得啟發與思考。富有情境性的多維的信息交流,增強了課本與學生的親和力,讓更多的同學沉浸于課堂的教學氛圍中,讓同學們的知識經驗、個性特點有機會充分展示,有利于知識的整合與建構。
(二)教學注重個性化,眼中有學生,提倡以多元識記的方法識記漢字。一個漢字,由于觀察者不同,觀察的方法與習慣有所不同,他們觀察識記的效果也各有差異。“英 紀 念 園”這四個生字是要求識寫的,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教師詢問:“你們打算用什么方法去記住它們?”從學生的回答過程中,我們可以鮮明地感覺到,學生的識記豐富多彩,各有特色:熟字加部首、編編順口溜、熟字換部件、形近字比較……由學生的表現,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的學習潛能是多么豐富,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孩子,給學生一個機會,他們的發現與回答足以讓人感到驚喜與鼓舞,我們教師要做的不就是給學生營造這么一個良好的氛圍,一個觀察與表達的機會嗎?真正的好課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應該有個性化的色彩。一堂好課不是因設計而精彩,應該是因學生的精彩表現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