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蝴蝶谷》說課設計 3份
我認為教材是我們必須要開發(fā)的教學資源;而學生是比教材更為重要的教學資源;美麗的大自然,豐富多彩的生活又為我們的語文課堂提供了活水源泉。本屆課力爭通過以上教學設計,達到教學目標,體現(xiàn)基本理念。力求使課堂成為學生快樂自由的學習的天地,因為只有讓學生不斷品嘗學習的樂趣,學習的過程才是快樂的過程!
《臺灣的蝴蝶谷》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中的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散文。對于這篇課文的內容,我是這樣理解的:本文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臺灣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麗而壯觀的奇異景色。全文共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祖國的寶島臺灣是蝴蝶生長的好地方。第二自然寫“蝴蝶谷”名稱的由來。第三自然段具體形象地描寫了蝴蝶谷的迷人景象。第四自然段寫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全文語言優(yōu)美,富有韻律;還具有較強的畫面感,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根據(jù)蘇教版教材的編寫特點,結合課改的新理念以及學生學習的需要,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出發(fā)把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知識目標: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憑借課文內容,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象,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寶島臺灣的熱愛之情。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蝴碟谷景象的迷人。難點為:理解“有的山谷里有幾種蝴蝶,上下翻飛,五彩繽紛,就像誰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顏六色的花瓣,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這句話,感受蝴蝶飛舞時的壯觀與優(yōu)美。
所以,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會引導學生抓住文本的“美點”,通過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感受蝴蝶谷的美麗與迷人,使語文實踐與人文精神水乳交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也正因如此,我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力求體現(xiàn)“語文教學語文味”、“別出心裁讀課文”的特色,讓學生在自主中思索,合作中創(chuàng)新,探究中求得真知。具體過程如下:
第一板塊:說讀活動。
1、直接導入課題,板書:臺灣的蝴蝶谷。
問:“小朋友,一看到課題,你想獲得哪些信息呢?”
學生可能會問:“老師,我想知道,臺灣的蝴蝶谷是什么樣兒的呢?”“人們?yōu)槭裁唇兴取兀俊薄昂让绬幔俊?-----對于孩子們的好奇,我不會立刻告訴他們答案,我會這樣說:“你想解開心中的疑惑嗎?那就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自己去找找答案吧!”
(于永正老師曾經說過:“對于孩子們的學習來說,第一是興趣,第二是興趣,第三還是興趣。當孩子們興味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時,學習就變成了一種特殊的享受,變成了一種精神的需要。”)
學生自由讀課文,同時自學生字詞,遇到困難請教生字表或字典公公,我會適時巡視指導,以便隨時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
2、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在課題上加一些字,說說自己的感受。學生自然會說出“臺灣的蝴蝶谷是蝴蝶生長的好地方。”“臺灣的蝴蝶谷是個景象迷人的地方。”“臺灣的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等課文的主要內容,他們心中的疑惑自然也就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