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蝴蝶谷》說課設計 3份
在二、三、四自然段的細節上,我是這樣處理的。當學生談到第二段內容時,我采用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悟讀的方法引導學習。例如在教學“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里聚會。”這句話時,我抓住重點字詞,如“飛過”、“穿過”、“越過”等詞體會蝴蝶的辛苦,“趕到”、“聚會”體會蝴蝶的快樂。并通過朗讀、欣賞動化讓學生感悟到群蝶飛舞,色彩斑斕,這趕路的過程本身就是美麗的,所以這些山谷也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 “蝴蝶谷”。第三段是全文重點,直接描寫了蝴蝶谷中的蝴蝶。它分別介紹了只有黃顏色蝴蝶的山谷和有好多種蝴蝶的山谷。教學這段時,我讓學生在想象,初步感知蝴蝶谷迷人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直觀、生動的優勢,刺激學生的感官,不但幫助學生理解了“金光燦燦、十分壯觀、五彩繽紛、上下飛舞、五顏六色” 等詞語的意思,還加深學生們對蝴蝶谷迷人景色的印象。通過不同的畫面,讓學生在對比當中,感悟到黃蝶谷的壯觀,彩碟谷的美麗,使學生如臨其境,有感而發。有了這樣的感性認識,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句子也變得水到渠成了。在這一段的教學中,為了激起學生對蝴蝶谷的向往,我還向學生介紹中國臺灣是著名的“蝴蝶王國”,不僅有黃碟谷、彩碟谷,還有一個神奇的紫蝴蝶谷,紫蝴蝶特別喜歡光,夜晚人們舉起火把,立刻會有成群的紫蝴蝶飛來,在火光地照耀下像一條紫色的長龍……根據我的描述,學生展開想象,對蝴蝶谷美景的感受就更深了這樣再讓學生讀,他們一定會讀得津津有味。第四段通過寫中外游人側面描寫蝴蝶谷的美。這段中的詞語“團團圍住,翩翩起舞”,我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表演來理解。老師再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你是蝴蝶谷中的一只蝴蝶,該怎樣歡迎前來參觀的客人呢?提出這一問題,是想基于課文,又掙脫課文,讓學生的思緒在想象的王國中遨游。通過入情入境的表演,既深入理解課文,又直觀生活實際,學生語言得以發展,情感得意熏陶,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3、感情提升,激發熱愛之情。
在學習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基礎上,我設疑:為什么蝴蝶都喜歡到中國臺灣去呢?引導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中國臺灣的地理環境,氣候特點,知道中國臺灣是蝴蝶生長的好地方。
如果單單感受到蝴蝶谷的美,還不足以激發孩子們對中國臺灣的熱愛之情,所以在此基礎上我又播放了一段錄像,讓孩子們在音樂聲中走進蝴蝶谷,再次感受蝴蝶谷的美麗,感受人和蝴蝶親密無間,感受人和自然是多么的親和。接著我又出示一組中國臺灣風景畫,并簡單的介紹中國臺灣的名勝古跡,這樣通過課內外的結合使學生更進一步的體會到:中國臺灣是祖國的寶島,那里風景優美、資源豐富。對中國臺灣有了大體的了解,會使孩子們向往中國臺灣,熱愛中國臺灣,從而感情上得到了升華。
4、課外延伸拓展視野
沒有課堂評價的課堂教學是不完整的,結束課文的學習后,我問學生: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學生可能會說:“蝴蝶谷太美了!”可能會說:“中國臺灣這樣好,我真想去看看。”還可能會說:“我還想多了解一些中國臺灣和蝴蝶谷的知識。”對這些想法我都加以肯定、贊揚,并鼓勵學生放手去做,達到課堂向課外拓展、延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