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第一單元 白天和黑夜教案
(3)記錄在書后p65-66頁上
(4)強調要有足夠的耐心,是一項長期作業。
2、 記錄完以后再總結月相變化的規律。(此處要等后面記錄結果出來后再繼續完成!)
板書設計
4、 看 月 亮
學生板書月相的排列順序
(兩種情況)
5、 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
教學目標
1、 過程和方法:
•學會調查身邊動植物變化與晝夜交替的關系.
•能根據調查作出相應的分析和判斷.
2 知識與技能:
•知道晝夜變化對動植物會產生影響.
•知道動植物,人體都有自己的生物鐘.
•建立事物之間存在普遍的聯系的初步認識。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到晝夜交替對生物的奇妙影響.
.培養尊重證據的科學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晝夜對動植物,人的影響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準備
大量關于夜行動物的圖片或影片片段,有關植物一天活動的圖片資料,課前布置學生觀察一種植物早晨7點、中午12點和下午6點的變化情況并記錄。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效果
一、導入
1、 生活中有些現象很奇特,比如:我們到了晚上想睡覺,早上沒人叫卻也會按時醒來,夜來香傍晚時花朵才會綻放,發出陣陣香氣,這一切都與什么有關呢?到底是什么在影響動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學生回答,可適當板書
過渡: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
二、 學習新課
1、 晝夜對植物的影響
(1) 觀察郁金香、牽牛花、合歡樹、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時段的圖片。思考: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變化?是什么在影響著它們發生變化?
(2) 從這些植物的變化中可以發現什么規律嗎?交流每個人的植物日記。給予表揚與鼓勵。
(3) 小結:每種植物的生活習性都是受著節律的支配,這種節律有時按24小時變化著,和鐘的周期一樣。這種影響植物的節律我們也稱作生物鐘。
(4) 正因為晝夜對植物的影響,有位科學家就利用不同植物開花時間的不同做了一個花鐘。
(5)我們能不能根據一些常見開花植物也編制一個花鐘呢?
(6)學生分組根據課前調查的植物開花時間設計花鐘。
(只要能表示大概時間就可以了。)
2、夜對人的影響
(1)植物有生物鐘,人類有嗎?那么你們的生物鐘是怎樣的呢?
(2)學生說說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要排除特殊日子或事件。)
(3)小結:我們發現大家的作息時間有著類似的規律,都是按24小時變化的,這就是我們的生物鐘。
3、晝夜對動物的影響
(1)既然晝夜對植物有影響,那么對動物也有影響嗎?能不能舉例說明。
(2)觀看收集的圖片或多媒體資料。學生討論各自解釋。
(3)看圖:你認識他們嗎?這些動物哪些在晝間活動?哪些在夜間活動?
夜間活動:蛾,貓,貓頭鷹,蝙蝠。
白天活動:狗,公雞,刺猬,蜜蜂。
(4)為什么它們會這樣?——晝夜影響和環境變化。
(5)在我們的周圍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我
們可以通過什么途徑了解它們在夜間都干些什么?-----調查。
(6)該怎樣調查,要注意些什么呢?
師生共同討論確定方法。
(可以舉例啟發學生思考,明確調查須知,課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