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資料(粵教版)
3、 核能:物質是由極小的原子構成的。當原子核發生改變時,就可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就是核能。
十三、能量的轉換
1、 水力發電站是如何發電的?水位差產生強大的水流—水流帶動渦輪機葉片的轉動—渦輪機葉片的轉動帶動傳動軸轉動—傳動軸轉動帶動發電機轉動—電能。
2、 如何讓小水輪轉動得更快?1、提高水流的高度2、提升水流的速度3、把水滴在小水輪的邊緣。
3、 p77 光能是如何轉換成聲能的?光能被植物轉化成生物能儲存在植物體內,生物能通過果實被孩子消化后轉化成孩子體內的能源物質(如脂肪)儲存起來。然后脂肪釋放出化學能轉換成孩子運動的動能(腳踏車)帶動發電機。發電機轉動轉換成電能傳給電熱爐,電熱爐把電能轉換成熱能把水壺里的水燒開,水蒸氣沖出水壺口發聲轉換成聲能。
十四、大地的變遷
1、 海洋生物化石出現在高山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是不斷變化的,是地球表面不斷運動的結果。
2、 魏格納進行長期的研究,于19xx年第一次提出了“大陸漂移說”。
十五、大地的震動
1、地震的危害:1、房屋倒搭、城市被毀。2、路面被毀,交通中斷。3、引發海嘯、山崩和火災。
4、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損失。
2、地震的形成:地下巖層————變形、拱起——————斷裂————大地搖晃、產生地震。
受拉力和壓力 拉力和壓力過大
3、 地層深處巖石斷裂產生震動的地方就是震源。它的正上方就是震中,通常它是震動最強烈的地方。
4、 當地震來臨時,我們如何緊急避險?在室內:1、快速躲到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如家具旁、墻角等。2、快速躲到結實、能掩護身體的地方。在室外:避開高大建筑物,跑到空曠的地方。
十六、火山的噴發
1、 火山噴發的過程:地下200千米,溫度1500℃——部分巖石熔化成巖漿——巖漿沿著裂縫上升——當巖漿的壓力大于火山口石蓋得壓力時,就會噴發形成火山。
2、 火山噴發時,地球內部灼熱的巖漿、氣體和碎屑等從火山口噴射出來。
3、 火山噴發時,溫度極高的巖漿會沖出地表,形成熾熱的“河流”——熔巖流。此外,底層深處壓力極大的氣體會帶著巖石碎塊和無數細小碎屑沖上天空,形成危害極大的火山灰云。
4、 火山給人們帶來滅頂之災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禮品”:①火山灰中含有農作物需要的多種營養②火山噴發的氣體可以制造化工產品③火山噴發時,會把底層深處形成的鉆石等礦物帶到地面。④火山噴發還伴隨豐富的地熱,形成溫泉。⑤海底火山爆發還會形成一個新的小島。
十七、地表物質的遷移
1、 巖石的風化:除了日夜氣溫變化會使巖石崩裂外,滲入巖縫的水在冬天結冰的時候,由于體積增大會使巖石脹裂;植物的根系在裂縫中生長,也會使巖石破碎。像這種巖石逐漸破碎的現象,就是巖石的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