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2、通過搜集有關植物繁殖的資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能與同學交流自己知道的有關植物繁殖的知識。
教學重點:
植物的繁殖方式。
教學難點:
掌握有關的植物繁殖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掛圖、花盆、剪刀、植物枝條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激趣導入
二、 認識植物的繁殖方式
1、 交流:學生根據課前搜集到的資料,舉例說說植物可以通過哪些方式進行繁殖。
2、 討論:
(1) 植物的這些繁殖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 動物的生殖方式和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3、 匯報交流討論結果
4、 小結:大多數植物是通過種子進行繁殖,有些植物也可以通過根、莖、葉進行繁殖。
5、
第二課時
三、 幫助植物繁殖
1、談話:人們利用有些植物的根、莖、葉在自然條件下就能夠進行繁殖的特性,在農業生產和園藝上,創造了一些人工營養繁殖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扦插、壓條和嫁接等。
2、提問:你們想知道這些方法嗎?
3、指導學生閱讀課本30頁有關內容。
4、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介紹用以上方法進行植物繁殖的實例。重點介紹扦插的方法。
5、分小組利用扦插的方法繁殖一株植物。
6、課后作業:利用其他方法繁殖一株植物,并將幫助植物繁殖的方法和經驗與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7. 落地生根
開花 傳粉 受精
扦插 壓條 嫁接
8、相似與差異
教學總目標:
1、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事物觀察的興趣及團結協作的精神。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收集、整理數據的能力。
3、知識目標:了解遺傳與變異,學習數據整理,繪制條形統計圖。
教學重點:
了解遺傳與變異,觀察人與人、動物與動物的相似與變異之處。
教學難點:
數據整理,繪制條形統計圖。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分目標:
1、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事物觀察的興趣及團結協作的精神。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收集、整理數據的能力。
3、知識目標:了解遺傳,學習數據整理,繪制條形統計圖。
教學重點:
了解遺傳,觀察家人、同學與自己的相似之處。
教學難點:
數據整理,繪制條形統計圖。
教具準備:
小組分類統計圖表兩張(34面上圖及左下方圖)。
全班分類統計圖表兩張(34面上圖及右下方圖)。
教學方法:討論法——小組觀察法——歸類統計法——課外延伸法
教學過程:
1、討論法:啟發學生尋找觀察人物相似特征的方法。
a、 目標激趣:
這節課,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尋找自己的特征與同學有哪些相似之處?然后進行歸類統計,看你能從中發現什么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