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百分數(shù)的應用 4.利息問題
這節(jié)課沒有我料想的順暢,首先學生的課前準備工作不是很充分,盡管讓學生課前做了相關的資料查詢,但是真正做到的學生只有一部分。組織學生交流的時候氣氛不夠活躍,還是我講得比較多,學生聽得也很認真,主要是對這部分知識相當感興趣,但沒有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其次,我沒讓學生拿8000元來計算利息,而是直接以書上的例題讓學生計算。從整體的學習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還是能夠掌握,問題仍然出現(xiàn)在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上。當學生在黑板上板演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打草稿列豎式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這或許也是導致學生正確率不高的原因。
在這里我也有些疑惑,求實得利息的時候有兩種方法:
實得利息=應得利息—利息稅
實得利息=本金×利率×時間×95%
在這里采用哪種方法更好些呢?還是尊重于學生的選擇?在學生做題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們不夠靈活,大部分學生都采用第二種方法,可數(shù)字大的情況下學生乘95%很容易算錯。
孫老師補充的拓展練習第二題和潘老師補充的第二題學生能夠理解,可是計算的難度很大,不用計算也可以直接判斷出,所以我講解了一下 “連本帶息再轉存”的意思,讓學生回家自己拿計算器驗證。不知道這樣的處理是否妥當?
課后反思:
今天在上課前,我先認真學習了同年級組老師的“課前思考”,感到對我的教學都很有幫助。尤其是高教導談及的學生課前預習工作做得不夠充分這一點,我有同感,所以還是需要教師收集相關資料提供給學生。另外,我補充的第二道習題的計算比較復雜,正如沈老師建議的那樣,如果學生借助計算器就比較方便,而且本題的重點不在于讓學生學會計算,而是要通過計算體驗兩種不同的儲蓄種類的利息是不同的。看來,設計練習題時需要教師考慮周全些,這樣更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本課中結合例題及相關練習,我主要幫助學生理解應得利息與實得利息的含義及計算方法,應該說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都能理解和掌握相關計算,但作業(yè)中存在的錯誤主要是計算錯或是求一共取回多少錢時忘了加上本金,還有計算應得利息時忘了乘上時間。
課后反思:
今天教學的利息問題,內容還是比較簡單的,關鍵是要讓學生弄清一些關鍵詞的含義——主要的是應得利息(稅前)和實得利息(稅后)。習題主要也應以這兩種為主,再加上到期后一共可以取回多少錢這三種題型。
從作業(yè)的反饋情況來看,對“到期后一共可以取回多少錢?”這種題型容易出錯,要么用本金+應得利息,要么就是算了實得利息后忘記加本金;由于乘利率時小數(shù)位數(shù)較多,導致計算正確率不高,學生的計算還是有待提高
課后反思:
在交稅問題中由于自己沒有好好學習同組老師的建議,也沒有認真核對生活實際情況,吃了大虧,所以在這課教學時,我再次認真分析教材,學習同組教師建議,上網(wǎng)查看相關資料,再根據(jù)班上實際情況,對孫老師的教學設計稍有調整,整個課上下來,自己比較滿意,學生的理解情況也比較好,但在作業(yè)中確實和其他老師一樣存在兩種情況的問題:1、計算正確率不高;2、部分學生漏乘時間。
沈老師提出的問題我覺得應該隨學生的能力來選擇其中的計算方法,但我班學生倒是用第一種的情況居多,因為第2種理解比第一種更抽象,對學生理解的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