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復習 空間與圖形 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2)
(二)判斷
1.半徑是2厘米的圓,周長和面積相等。 ( )
2.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中,直徑最長。 ( )
3.大圓的圓周率大于小圓的圓周率。 ( )
4.如果長方形、正方形、圓它們周長相等,那么圓的面積最大。( )
(三)解決問題
1.在一個直徑為20厘米的圓內剪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占圓面積的幾分之幾?
2.從一張長3厘米、寬2.5厘米的長方形紙片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求這個正方形的周長。
3.在一個半徑5米的圓形花壇周圍修一條寬2米的走道,走道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4.用一長20厘米的鐵絲正好圍一個長方形(長、寬都是整厘米數)計算它的面積。
5.小方從家到學校的距離約有2千米。一輛自行車輪胎的外直徑約70厘米,小方騎這輛自行車,如果輪胎每分種轉100周,他從家到學校約需幾分種?(得數保留整數)
課前思考:
復習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第9題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并使它們面積相等。畫出的三角形底與高的乘積要等于長方形長與寬乘積的2倍;平行四邊形底與高的乘積要等于長方形長與寬的乘積;梯形上底與下底之和與高的乘積等于長方形長與寬乘積的2倍。第10題先讓學生在兩個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里畫圓,要求在其中一個正方形里畫一個最大的圓,在另一個正方形里畫4個相等的、盡量大的圓;然后讓學生分別計算兩個正方形里圓的面積以及它們各占所在正方形面積的百分數。由于上述兩種畫法得到的1個圓與4個圓的面積是相等的,它們與每個正方形面積的百分比也是一樣的,因而很容易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這個現象是否普遍存在?由此,教材讓學生繼續在這樣的正方形里畫9個相等的、盡量大的圓,讓學生通過計算和比較驗證此前的猜想。這樣的活動既體現了知識的綜合與應用,又蘊含了數學的奇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鍛煉學生的探索能力。第11題讓學生借助操作,解決“靠墻圍一塊長方形菜地,怎樣面積最大”的問題,有利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面積與周長的關系,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提高解決問題的策略水平。
課前思考:
本課時內容是有關平面圖形周長和面積計算的實際運用,教材提供了三道綜合性較強的練習題,沈老師在此基礎上又補充了有一定量和質的復習題,對于班中的大部分學生來說會有很大幫助。但估計對于一小部分學生來說還“吃不飽”,我們還需要提供一些拓展題。
補充以下題目,供大家選用:
1.一個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分別是6厘米、8厘米、10厘米。最長邊上的高是( )厘米。
2.一張正方形紙邊長是5厘米,至少用這樣的正方形紙( )張,才能拼成一個大一些的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周長是( ),面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