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復習 數與代數 式與方程(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12冊92頁“整理與反思”和“練習與實踐”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和等式的性質,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簡潔性,滲透初步的代數思想。在比較中進一步加深對方程、方程的解及解方程的區別、方程與等式的關系的理解。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ax±b=c”、“ab=c”、“ax÷b=c”、“ax±bx=c”等形式的方程解法,培養學生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3.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學生分析理解數量關系的能力,體會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便性。
教學重點、難點:用字母表示數和解簡易方程。
教學設計:
一、用字母表示數
1.復習用字母表示數。
我們知道,用字母表示數可以簡明地表達數量關系、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為研究和解決問題帶來很多方便;我們通過下面的例子。邊回憶、邊總結以前學過的內容和方法。
大家先想一想。在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數字與字母、字母與字母相乘,應該怎樣寫?例如,a乘以4.5可以怎樣寫? s乘以h可以怎樣寫?(a乘以4.5可以寫成a×4.5或a·4.5或4.5a。不可以寫成a4.5。s乘以h可以寫成s.h或sh)
指出:除了不能寫成a4.5以外。其他都是對的。
例l、用a表示單價,x表示數量,c表示總價.寫出下面的數量關系式。
(1)已知單價和數量.求總價的公式;
(2)已知總價和數量,求單價的公式:
(3)已知總價和單價。求數量的公式:
(4)如果每文圓珠筆的價錢是3.75,要計算買8支圓珠筆要用多少錢,應該用上面的哪個公式?
巡視時,注意觀察學生用的字母和公式的寫法是否正確、發現遺忘的要及時輔導,并糾正錯誤。寫完后,集體訂正。
2.做教科書第92頁第1題。
二、簡易方程
1.復習方程的概念。
(1)出示復習題:下列等式,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說明理由。
18+25=43 5x+4x+8=35 x-2
4×3-18÷3 = 6 3x+5=7 a+4
我們知道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的特征是:它含有未知數,同時又是—個等式。
(2)提問:方程與等式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可以用集合圖表示給學生看。
(3)舉例說說什么是等式的性質?你怎樣理解“同時”、“同一個數”、“0除外”這些詞的?利用等式的性質可以做什么?
(4)說一說“方程的解”與“解方程”有什么區別?
2.復習解簡易方程。
例:解下列方程,并寫出檢驗過程。
3x+5=7 5x+4x+8=35
學生做題時.教師巡視。注意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和及時糾正錯誤。
在解方程的過程中。我們主要是應用了加、減、乘、除法中各部分間的關系和一些運算定律。
3.做教科書第92頁上面的第2題。
教師引導學生分別按照復習的過程敘述和小結復習的內容。
三、復習列方程解應用題
1、說出下面各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1)養禽場一共養雞鴨6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