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復習 數與代數 數的認識(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12冊84頁“整理與反思”和“練習與實踐”5-10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通過復習,進一步掌握數的讀寫、改寫和大小比較,進一步明確奇數與偶數、素數與合數、公因數與公倍數的聯系與區別,加深整數及其性質的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進一步掌握數的讀寫、改寫和大小比較,進一步明確奇數與偶數、素數與合數、公因數與公倍數的聯系與區別,加深整數及其性質的理解
教學設計:
一 、復習多位數
1、復習數的讀寫:出示第84頁上第6題,要求學生寫出這些數。
補充:一個數由3個千萬、4個百、5個一組成,這個數是( ),讀作( )
2、復習數的改寫
說明:一個比較大的數,為了讀寫方便,常常把它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請你將上面這些數分別用“萬”和“億”作單位進行改寫。
學生獨立改寫,集體校對,回憶改寫方法。
3、復習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1)說明:有時根據需要,還可以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請你將上面這些數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
(2)練習:把199163000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是( ),精確到億位是( ),省略“萬”后面的尾數約是( )。
(3)第85頁上的第9題:先讀題,理解要求,再按要求完成,指名回答。
(4)第85頁上的第8題:先讀題,理解要求,思考怎樣算每戶的擁有量,再口算,并將結果按要求取近似值填入表中。指名回答。
二、復習奇數等概念。
1、將1、2、19、30、75、368、100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可以怎樣分?
引導學生復習認識:(1)將自然數按能否被2整除分為奇數和偶數兩類;
(2)將自然數按因數的個數分成1、素數和合數三類。
2、口答:最小的素數是幾?最小的合數是幾?20以內的素數有哪些?合數呢?20以內既是偶數又是素數的有( ),既是奇數又是合數的有( )。
3、將24分解質因數( )
4、練習:第85頁上第10題,學生先獨立思考,再指名回答。
5、補充
(1)35和40的最小公倍數是( ),最大公因數是( )。
(2)a=3×5×7;b=2×3×7,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數是( ),最大公因數是( )。
(3)有一藍蘋果,如果2個2個數,還多1個,如果3個3個數,也多1個,這藍蘋果至少有幾個?
(4)有3段鋼材分別長30分米、35分米、50分米,要將它截成一小段一小段而沒有多余,至少可以截成幾小段?
課前思考:
在教材的總復習這一部分,提供的復習思路是清晰的,提供的復習題也是較為典型實用的,但由于第一大部分有關“數的認識”所涉及到的數的概念相當多,所以還需要我們聯系學生學習情況,將所要復習的這些內容作適當分解和重組。高教導在前一課時中主要復習了自然數、整數、分數、小數、百分數的意義,在本課時中主要就數的改寫及數的整除中涉及到的倍數、因數及偶數、奇數、合數、素數等內容進行復習。這里還需補充2、3、5的倍數的特征和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