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方程 7、整理與練習(3)
第一單元 方程
7、整理與練習(3)
主備人:孫麗萍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頁第11-14題。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列方程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及其獨特價值,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學生通過列方程、解方程進行猜數,體會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挑戰性,訓練學生逆向思維能力。
3、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本單元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出客觀評價。
教學重、難點:
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對策:
1、課前準備工作要充分,第13題要在課前布置學生去完成。
2、課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討論、游戲、交流。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探索與實踐
1、第11題:畫一個面積是6平方厘米,高3厘米的三角形。
提問:三角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要畫出符合條件的三角形必須先求出什么?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交流想法,再在本子上畫出符合條件的三角形。
同桌學生互相檢查,展示幾位學生畫的三角形,要使學生明白:符合條件的三角形形狀可以不同,但必須是底為4厘米,高為3厘米。
2、第12題:把下面的線段分成兩段,使其中一段的長是另一段的4倍。
學生先四人小組討論分割的方法,然后請幾組進行全班交流。
學生動手分一分,同桌之間互相測量分成的兩段的長度,檢驗各人的操作是否正確。
3、第13題。
課前已組織學生通過測量和計算得出自己平均每分大約步行多少米,課中組織學生同桌兩人合作,解決“如果兩人同時從長2000米的一條路的兩端相對而行,大約經過幾分可以相遇”這一問題,然后交流,教師及時評價。
(1)首先交流學生課前準備情況,重點考查數據的合理性。
(2)變化:如果兩人從同一個地點向相反方向同時出發,經過幾分兩人相距2000米?如果兩人從同一個地點向同一方向同時出發,經過幾分兩相距2000米?
4、第14題。
先組織學生看題,理解游戲如何進行,然后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猜數。
請幾組來交流,教師也可和學生互動,一起來猜數。
二、評價與反思
先引導學生根據評價目標回顧相關的學習情況,舉例說說自己在這方面做得怎么樣,有哪些成功的經驗,還存在什么不足,然后給自己實事求是地做出評價,還可針對自己本單元的學習情況,提出改進措施,明確努力方向。
三、綜合練習
解方程。
7.8+5x=32.8 17.2╳3-10x=9.6 3x+2.1x=18.36
8x-0.5x=15 6x-2.4=0.36 5x÷15=15
列方程解決問題。
1、小英和小紅同時從學校出發,小英以每分鐘63米的速度向東走,小紅以每分鐘57米的速度向走。幾分鐘后兩人相距600米?
2、一個梯形的面積是72.9平方厘米,上底10.4厘米,下底5.8厘米。高多少厘米?
3、去年爸爸比小明大25歲,明年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6倍。今年爸爸和小明各多少歲?
4、一個書架,上層放的書是下層的2.4倍。如果把上層的書搬56本到下層,這兩層書的本數就同樣多。原來兩層各放多少本書?
三、綜合練習
解方程。
7.8+5x=32.8 17.2╳3-10x=9.6 3x+2.1x=18.36
8x-0.5x=15 6x-2.4=0.36 5x÷15=15
列方程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