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精選7篇)
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有兩個已知條件應用題的結構特點.
2.通過線段圖,理解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3.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析兩步應用題的方法并學會正確解答.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學會正確列式計算.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數(shù)量關系,準確找出間接問題.
教具
投影儀、直尺、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師生共做拍手游戲.
(1)師拍3下掌.要求學生比老師少拍2下.(生拍掌)
問:你們拍了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2)師拍了3下掌.要求學生比老師多拍2下.(生拍掌)
問:你們拍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3)師拍3下掌.要求學生拍的下數(shù)是老師的2倍.(生拍掌)
問:你們拍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又問:要知道師生共拍幾下,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必須知道老師拍幾下,還要知道同學拍幾下)
2.(1)補充問題:(小黑板展示出)
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黑兔10只,白兔16只,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子?
(2)列式計算:
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黑兔10只,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養(yǎng)白兔多少只?
(3)回答問題:以上二題中有幾個已知條件?列式是幾步計算的?
(上面的題有2個已知條件,列式是一步計算的)
(4)根據(jù)以上兩題的意思,老師編了這樣一道題.用小黑板出示例3.
例3: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了10只黑兔,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飼養(yǎng)小組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
(5)提問:觀察例3和上面的兩道題,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點?
(都是兩個已知條件、一個問題)
問:有什么不同點?
(問題改變了)
老師導入 新課:問題改變了,解題方法會怎樣呢?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畫線段圖理解題意.
要求學生認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學生回答,老師同時畫線段圖.
(第一個已知條件是: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了10只黑兔.師板書線段圖)
(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是第二個已知條件)
提問:從這個條件中,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養(yǎng)的白兔多,白兔有和黑兔同樣多的只數(shù),還有多出來的6只)
多請幾位同學說一說.(老師補充線段圖)
提問:圖中的哪一部分表示的是所求的問題:飼養(yǎng)小組共養(yǎng)了多少只兔子?(請幾個同學到前面來指一指表示所求問題的線段)
2.分析數(shù)量關系,列式計算.
提問:白兔只數(shù)不知道,你能直接求出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嗎?(不能)
那么,你有什么辦法來解答這道題呢?
(小組討論:得先求出白兔的只數(shù),才能求共養(yǎng)多少只兔子)
問:要想求一共養(yǎng)多少只,應該怎樣想?
(要想求共養(yǎng)多少只兔,必須知道黑,白兔各幾只?白兔只數(shù)沒有直接給出,所以要先求出白兔只數(shù),再求最后的問題)
問:要想求一共養(yǎng)兔多少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樣列式?(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10+6=16(只)
這道題解答完了嗎?還應怎樣列式?
10+16=26(只)
問:10只黑兔這個條件,列式時用了幾次?
(用了兩次,一次表示和黑兔同樣多的,另一次表示10只黑兔)
多找?guī)孜煌瑢W到前面指一指,圖中的哪一部分,表示的是題中的哪個數(shù)量.
請同學們打開書,回答書上問題,根據(jù)已知條件,能直接算出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嗎?要先求什么?
3.改變條件,培養(yǎng)能力.
(1)把例3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換成“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少6只”(投影出題)
請同學們審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問:這道題有幾個已知條件?幾個問題?(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這道題仍然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只是第二個條件變化了)
現(xiàn)在沒有出現(xiàn)線段圖,同桌兩位同學討論一下:要求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應該怎樣想?
學生分析后老師提問:這道題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多找?guī)孜煌瑢W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后,請大家獨立列式,然后訂正.
(2)把例3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換成“養(yǎng)白兔的只數(shù)是黑兔的 3倍.
這道題,小組的同學共同完成.先找出這道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然后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獨立列式解答.
白兔的只數(shù):10×3=30(只)
共養(yǎng)多少只:30+10=40(只)
答:飼養(yǎng)小組共養(yǎng)兔40只.
4.啟發(fā)對比.
老師說:今天學的應用題還有什么問題嗎?如果你們沒有問題,老師要提個問題考考大家:為什么都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有的題用一步解答,而有的用兩步解答?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三、歸納小結.
在解答今天學習的兩步應用題時,一定要注意找準中間的問題.同時,要認真審題,分析.如果問題所需要的兩個條件題目中直接給了,就用一步來計算,如果問題所需要的兩個條件有一個沒有直接給,就要先求出中間問題,再求最后的問題,所以用兩步計算.
四、綜合練習,鞏固新知.
1.下面各題用幾步解答?說說為什么?
(1)學校里有12盆月季,米蘭比月季少3盆,月季和米蘭共多少盆?
(2)學校有12盆月季,9盆米蘭,月季和米蘭共多少盆?
2.改變問題,變成兩步計算的題.
小梅和小方踢毽子,小梅踢了42下,小方比小梅少踢8下,小梅踢多少下?
3.改變一個條件后,變成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小賣店有35本方格本,有47本作文本,小賣店共有多少個本?
4.看圖編題:
略
教案點評:
本節(jié)課的兩步應用題,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因為它的結構特點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很容易和一步完成的應用題相混淆,所以在課堂教學設計上,注意了從一步應用題引入,通過改變題中的條件,引起學生注意.意識到兩個條件一個問題的應用題也有可能是兩步才能完成的,做題時,需要認真審題,理解題意.
在學習新課部分,首先通過線段圖指導學生,理解數(shù)量關系,在此基礎上列式計算,又通過改變題中的條件,將例題擴展到其它情況,啟發(fā)學生舉一反三,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靈活地運用解題方法,在鞏固練習中,與一步題相比較,會更加清楚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及解答關鍵.
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篇2
教案
教學內容: 六冊教材77頁例4
教學目的:
1.學生通過觀察、探究、研討等活動,初步認識多(少)幾求和、幾倍求和(差)的兩步應用題的結構,掌握這類應用題的分析方法,并會分步列式解答。弄清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一步應用題與兩步應用題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加深學生對兩步應用題的理解。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處理信息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數(shù)學來自于生活實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兩步應用題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教學難點 :理清數(shù)量關系,找出中間隱藏的條件。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
一、呈現(xiàn)材料,提出問題:
1. 出示課件,師: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出來活動,看!森林里有一群小兔子,它們也出來找吃的了。
出示:白兔5只,黑兔比白兔多5只。
2、問:
(1) 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得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生匯報)
(2) 你是怎樣理解這些數(shù)學信息的?(學生分析黑兔比白兔多5只的含義)
(3) 信息中的數(shù)量有直接關系嗎?你怎么想的?
(4) 你根據(jù)這些信息,能提哪些數(shù)學問題呢?(學生說,師用黑板條出示)
① 有5只白兔,黑兔比白兔多5只。黑兔有多少只?
② 有5只白兔,黑兔比白兔多5只。兩種兔共有多少只?
(5) 這些問題中,哪個一步能解決?哪個不能一步解決?(生說)
3、明確要研究的問題:
那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師指②
二、合作探索,研究問題:
1、 這道題應該怎樣分析呢?在小組內試著分析一下。
學生在小組內用不同方法分析(線段圖、從條件入手、從問題入手)
教師巡視、指導。
2、 小組匯報分析方法:
(1)哪個小組先來說說你們是怎樣分析這道題的?
生:我們組是用畫線段圖方法來分析的。
師:那好,請你到前面邊畫圖邊分析,好嗎?
白兔
5只 共?只
黑兔
多5只
(2)師:他們組是用畫線段圖的方法來分析的。其他組的同學又是怎樣想的呢?
生:我們組是從條件入手分析的。
師:你能分析嗎?指名分析。
師:他是從條件入手分析的,他分析的多完整呀!
(3)師:還可以怎樣分析呢?
生:我是從問題入手分析的。指名分析。
師:他分析的真準確。誰還能用這樣的方法再來分析一遍。
指名兩人分析。
3、 解決問題:
(1)能把你們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來嗎?學生自己列式解答,教師巡視、指導后進生。
(2)指名板演:
① 黑兔有多少只?5+5=10(只)
② 兩種兔共有多少只?10+5=15(只)
(3)指名講解,師追問:為什么第一步要先求黑兔的只數(shù)?也就是說黑兔的只數(shù)是解決兩種兔共有多少只的什么?(中間問題)
誰再說說解決兩種兔共有多少只的中間問題是什么?
4、 討論比較:
大家觀察比較一下第①和②小題,看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學生充分討論,認識到:這兩道題的條件相同,問題不同,所以解答方法不同。第(1)題只需一步解答;
第(2)小題卻要分兩步計算,問:在解答過程中,哪個條件用了兩次?為什么用兩次?其中黑兔的只數(shù)用了兩次,即。(板書課題)
三、聯(lián)系實際,鞏固提高:
1、求異拓展:
小兔子們又給我們提出一個新的問題。
出示線段圖:
白兔
5只 共?只
是白兔的2倍
黑兔
(1) 你先看圖說說圖意、指名說。
(2)你能分析解答這道題嗎?自己分析、解答。
(3)指名分析、解答。師追問:解決共有多少只的中間問題是什么?哪個條件用了兩次?為什么用兩次?
2、開放練習,靈活組合:
小兔子們看同學們這么聰明,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禮物。快看看是什么?
出示:
① 海棠花12盆;②杜鵑花比蘆薈多10盆。③茉莉花的盆數(shù)是海棠花的3倍;
④蘆薈8盆;⑤月季花比海棠花少6盆;⑥蝴蝶蘭的盆數(shù)是蘆薈的2倍。
師:你知道海棠花的盆數(shù)是月季花的多少倍嗎?
自己分析解答;指名匯報。
你能提出用兩步解答的問題嗎?自己提問題、解答。
四、總結收獲:
1、 你有什么收獲?
2、比較歸納,揭示規(guī)律。
師問:今天學習的應用題從結構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你認為解答的關鍵是什么?
(解答的關鍵是根據(jù)題里給出的已知條件,確定出哪一個已知條件要用兩次,先求出中間隱藏的條件,再進行計算。)
五、課外實踐作業(yè) :觀察和調查自己身邊的一些事物,應用本節(jié)學到的本領,編成兩步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出來。
六、板書設計 :
含有兩個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① 有5只白兔,黑兔比白兔多5只。黑兔有多少只?
5+5=10(只)
② 有5只白兔,黑兔比白兔多5只。兩種兔共有多少只?
白兔 ①黑兔有多少只? ①黑兔有多少只?
5只 共?只 5+5=10(只) 5×2=10(只)
黑兔 ②共有多少只? ②共有多少只?
多5只 10+5=15(只) 10+5=15(只)
答:兩種兔共有15只。
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有兩個已知條件應用題的結構特點.
2.通過線段圖,理解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3.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析兩步應用題的方法并學會正確解答.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學會正確列式計算.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數(shù)量關系,準確找出間接問題.
教具
投影儀、直尺、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師生共做拍手游戲.
(1)師拍3下掌.要求學生比老師少拍2下.(生拍掌)
問:你們拍了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2)師拍了3下掌.要求學生比老師多拍2下.(生拍掌)
問:你們拍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3)師拍3下掌.要求學生拍的下數(shù)是老師的2倍.(生拍掌)
問:你們拍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又問:要知道師生共拍幾下,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必須知道老師拍幾下,還要知道同學拍幾下)
2.(1)補充問題:(小黑板展示出)
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黑兔10只,白兔16只,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子?
(2)列式計算:
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黑兔10只,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養(yǎng)白兔多少只?
(3)回答問題:以上二題中有幾個已知條件?列式是幾步計算的?
(上面的題有2個已知條件,列式是一步計算的)
(4)根據(jù)以上兩題的意思,老師編了這樣一道題.用小黑板出示例3.
例3: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了10只黑兔,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飼養(yǎng)小組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
(5)提問:觀察例3和上面的兩道題,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點?
(都是兩個已知條件、一個問題)
問:有什么不同點?
(問題改變了)
老師導入 新課:問題改變了,解題方法會怎樣呢?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畫線段圖理解題意.
要求學生認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學生回答,老師同時畫線段圖.
(第一個已知條件是: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了10只黑兔.師板書線段圖)
(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是第二個已知條件)
提問:從這個條件中,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養(yǎng)的白兔多,白兔有和黑兔同樣多的只數(shù),還有多出來的6只)
多請幾位同學說一說.(老師補充線段圖)
提問:圖中的哪一部分表示的是所求的問題:飼養(yǎng)小組共養(yǎng)了多少只兔子?(請幾個同學到前面來指一指表示所求問題的線段)
2.分析數(shù)量關系,列式計算.
提問:白兔只數(shù)不知道,你能直接求出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嗎?(不能)
那么,你有什么辦法來解答這道題呢?
(小組討論:得先求出白兔的只數(shù),才能求共養(yǎng)多少只兔子)
問:要想求一共養(yǎng)多少只,應該怎樣想?
(要想求共養(yǎng)多少只兔,必須知道黑,白兔各幾只?白兔只數(shù)沒有直接給出,所以要先求出白兔只數(shù),再求最后的問題)
問:要想求一共養(yǎng)兔多少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樣列式?(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10+6=16(只)
這道題解答完了嗎?還應怎樣列式?
10+16=26(只)
問:10只黑兔這個條件,列式時用了幾次?
(用了兩次,一次表示和黑兔同樣多的,另一次表示10只黑兔)
多找?guī)孜煌瑢W到前面指一指,圖中的哪一部分,表示的是題中的哪個數(shù)量.
請同學們打開書,回答書上問題,根據(jù)已知條件,能直接算出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嗎?要先求什么?
3.改變條件,培養(yǎng)能力.
(1)把例3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換成“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少6只”(投影出題)
請同學們審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問:這道題有幾個已知條件?幾個問題?(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這道題仍然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只是第二個條件變化了)
現(xiàn)在沒有出現(xiàn)線段圖,同桌兩位同學討論一下:要求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應該怎樣想?
學生分析后老師提問:這道題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多找?guī)孜煌瑢W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后,請大家獨立列式,然后訂正.
(2)把例3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換成“養(yǎng)白兔的只數(shù)是黑兔的 3倍.
這道題,小組的同學共同完成.先找出這道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然后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獨立列式解答.
白兔的只數(shù):10×3=30(只)
共養(yǎng)多少只:30+10=40(只)
答:飼養(yǎng)小組共養(yǎng)兔40只.
4.啟發(fā)對比.
老師說:今天學的應用題還有什么問題嗎?如果你們沒有問題,老師要提個問題考考大家:為什么都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有的題用一步解答,而有的用兩步解答?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三、歸納小結.
在解答今天學習的兩步應用題時,一定要注意找準中間的問題.同時,要認真審題,分析.如果問題所需要的兩個條件題目中直接給了,就用一步來計算,如果問題所需要的兩個條件有一個沒有直接給,就要先求出中間問題,再求最后的問題,所以用兩步計算.
四、綜合練習,鞏固新知.
1.下面各題用幾步解答?說說為什么?
(1)學校里有12盆月季,米蘭比月季少3盆,月季和米蘭共多少盆?
(2)學校有12盆月季,9盆米蘭,月季和米蘭共多少盆?
2.改變問題,變成兩步計算的題.
小梅和小方踢毽子,小梅踢了42下,小方比小梅少踢8下,小梅踢多少下?
3.改變一個條件后,變成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小賣店有35本方格本,有47本作文本,小賣店共有多少個本?
4.看圖編題:
教學設計
略
教案點評:
本節(jié)課的兩步應用題,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因為它的結構特點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很容易和一步完成的應用題相混淆,所以在課堂教學設計上,注意了從一步應用題引入,通過改變題中的條件,引起學生注意.意識到兩個條件一個問題的應用題也有可能是兩步才能完成的,做題時,需要認真審題,理解題意.
在學習新課部分,首先通過線段圖指導學生,理解數(shù)量關系,在此基礎上列式計算,又通過改變題中的條件,將例題擴展到其它情況,啟發(fā)學生舉一反三,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靈活地運用解題方法,在鞏固練習中,與一步題相比較,會更加清楚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及解答關鍵.
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篇4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有兩個已知條件應用題的結構特點.
2.通過線段圖,理解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3.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析兩步應用題的方法并學會正確解答.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學會正確列式計算.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數(shù)量關系,準確找出間接問題.
教具
投影儀、直尺、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師生共做拍手游戲.
(1)師拍3下掌.要求學生比老師少拍2下.(生拍掌)
問:你們拍了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2)師拍了3下掌.要求學生比老師多拍2下.(生拍掌)
問:你們拍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3)師拍3下掌.要求學生拍的下數(shù)是老師的2倍.(生拍掌)
問:你們拍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又問:要知道師生共拍幾下,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必須知道老師拍幾下,還要知道同學拍幾下)
2.(1)補充問題:(小黑板展示出)
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黑兔10只,白兔16只,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子?
(2)列式計算:
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黑兔10只,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養(yǎng)白兔多少只?
(3)回答問題:以上二題中有幾個已知條件?列式是幾步計算的?
(上面的題有2個已知條件,列式是一步計算的)
(4)根據(jù)以上兩題的意思,老師編了這樣一道題.用小黑板出示例3.
例3: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了10只黑兔,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飼養(yǎng)小組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
(5)提問:觀察例3和上面的兩道題,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點?
(都是兩個已知條件、一個問題)
問:有什么不同點?
(問題改變了)
老師導入 新課:問題改變了,解題方法會怎樣呢?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畫線段圖理解題意.
要求學生認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學生回答,老師同時畫線段圖.
(第一個已知條件是: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了10只黑兔.師板書線段圖)
(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是第二個已知條件)
提問:從這個條件中,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養(yǎng)的白兔多,白兔有和黑兔同樣多的只數(shù),還有多出來的6只)
多請幾位同學說一說.(老師補充線段圖)
提問:圖中的哪一部分表示的是所求的問題:飼養(yǎng)小組共養(yǎng)了多少只兔子?(請幾個同學到前面來指一指表示所求問題的線段)
2.分析數(shù)量關系,列式計算.
提問:白兔只數(shù)不知道,你能直接求出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嗎?(不能)
那么,你有什么辦法來解答這道題呢?
(小組討論:得先求出白兔的只數(shù),才能求共養(yǎng)多少只兔子)
問:要想求一共養(yǎng)多少只,應該怎樣想?
(要想求共養(yǎng)多少只兔,必須知道黑,白兔各幾只?白兔只數(shù)沒有直接給出,所以要先求出白兔只數(shù),再求最后的問題)
問:要想求一共養(yǎng)兔多少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樣列式?(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10+6=16(只)
這道題解答完了嗎?還應怎樣列式?
10+16=26(只)
問:10只黑兔這個條件,列式時用了幾次?
(用了兩次,一次表示和黑兔同樣多的,另一次表示10只黑兔)
多找?guī)孜煌瑢W到前面指一指,圖中的哪一部分,表示的是題中的哪個數(shù)量.
請同學們打開書,回答書上問題,根據(jù)已知條件,能直接算出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嗎?要先求什么?
3.改變條件,培養(yǎng)能力.
(1)把例3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換成“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少6只”(投影出題)
請同學們審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問:這道題有幾個已知條件?幾個問題?(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這道題仍然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只是第二個條件變化了)
現(xiàn)在沒有出現(xiàn)線段圖,同桌兩位同學討論一下:要求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應該怎樣想?
學生分析后老師提問:這道題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多找?guī)孜煌瑢W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后,請大家獨立列式,然后訂正.
(2)把例3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換成“養(yǎng)白兔的只數(shù)是黑兔的 3倍.
這道題,小組的同學共同完成.先找出這道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然后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獨立列式解答.
白兔的只數(shù):10×3=30(只)
共養(yǎng)多少只:30+10=40(只)
答:飼養(yǎng)小組共養(yǎng)兔40只.
4.啟發(fā)對比.
老師說:今天學的應用題還有什么問題嗎?如果你們沒有問題,老師要提個問題考考大家:為什么都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有的題用一步解答,而有的用兩步解答?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三、歸納小結.
在解答今天學習的兩步應用題時,一定要注意找準中間的問題.同時,要認真審題,分析.如果問題所需要的兩個條件題目中直接給了,就用一步來計算,如果問題所需要的兩個條件有一個沒有直接給,就要先求出中間問題,再求最后的問題,所以用兩步計算.
四、綜合練習,鞏固新知.
1.下面各題用幾步解答?說說為什么?
(1)學校里有12盆月季,米蘭比月季少3盆,月季和米蘭共多少盆?
(2)學校有12盆月季,9盆米蘭,月季和米蘭共多少盆?
2.改變問題,變成兩步計算的題.
小梅和小方踢毽子,小梅踢了42下,小方比小梅少踢8下,小梅踢多少下?
3.改變一個條件后,變成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小賣店有35本方格本,有47本作文本,小賣店共有多少個本?
4.看圖編題:
教學設計
略
教案點評:
本節(jié)課的兩步應用題,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因為它的結構特點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很容易和一步完成的應用題相混淆,所以在課堂教學設計上,注意了從一步應用題引入,通過改變題中的條件,引起學生注意.意識到兩個條件一個問題的應用題也有可能是兩步才能完成的,做題時,需要認真審題,理解題意.
在學習新課部分,首先通過線段圖指導學生,理解數(shù)量關系,在此基礎上列式計算,又通過改變題中的條件,將例題擴展到其它情況,啟發(fā)學生舉一反三,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靈活地運用解題方法,在鞏固練習中,與一步題相比較,會更加清楚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及解答關鍵.
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篇5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有兩個已知條件應用題的結構特點.
2.通過線段圖,理解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3.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析兩步應用題的方法并學會正確解答.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學會正確列式計算.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數(shù)量關系,準確找出間接問題.
教具
投影儀、直尺、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師生共做拍手游戲.
(1)師拍3下掌.要求學生比老師少拍2下.(生拍掌)
問:你們拍了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2)師拍了3下掌.要求學生比老師多拍2下.(生拍掌)
問:你們拍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3)師拍3下掌.要求學生拍的下數(shù)是老師的2倍.(生拍掌)
問:你們拍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又問:要知道師生共拍幾下,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必須知道老師拍幾下,還要知道同學拍幾下)
2.(1)補充問題:(小黑板展示出)
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黑兔10只,白兔16只,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子?
(2)列式計算:
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黑兔10只,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養(yǎng)白兔多少只?
(3)回答問題:以上二題中有幾個已知條件?列式是幾步計算的?
(上面的題有2個已知條件,列式是一步計算的)
(4)根據(jù)以上兩題的意思,老師編了這樣一道題.用小黑板出示例3.
例3: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了10只黑兔,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飼養(yǎng)小組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
(5)提問:觀察例3和上面的兩道題,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點?
(都是兩個已知條件、一個問題)
問:有什么不同點?
(問題改變了)
老師導入 新課:問題改變了,解題方法會怎樣呢?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畫線段圖理解題意.
要求學生認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學生回答,老師同時畫線段圖.
(第一個已知條件是: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了10只黑兔.師板書線段圖)
(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是第二個已知條件)
提問:從這個條件中,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養(yǎng)的白兔多,白兔有和黑兔同樣多的只數(shù),還有多出來的6只)
多請幾位同學說一說.(老師補充線段圖)
提問:圖中的哪一部分表示的是所求的問題:飼養(yǎng)小組共養(yǎng)了多少只兔子?(請幾個同學到前面來指一指表示所求問題的線段)
2.分析數(shù)量關系,列式計算.
提問:白兔只數(shù)不知道,你能直接求出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嗎?(不能)
那么,你有什么辦法來解答這道題呢?
(小組討論:得先求出白兔的只數(shù),才能求共養(yǎng)多少只兔子)
問:要想求一共養(yǎng)多少只,應該怎樣想?
(要想求共養(yǎng)多少只兔,必須知道黑,白兔各幾只?白兔只數(shù)沒有直接給出,所以要先求出白兔只數(shù),再求最后的問題)
問:要想求一共養(yǎng)兔多少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樣列式?(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10+6=16(只)
這道題解答完了嗎?還應怎樣列式?
10+16=26(只)
問:10只黑兔這個條件,列式時用了幾次?
(用了兩次,一次表示和黑兔同樣多的,另一次表示10只黑兔)
多找?guī)孜煌瑢W到前面指一指,圖中的哪一部分,表示的是題中的哪個數(shù)量.
請同學們打開書,回答書上問題,根據(jù)已知條件,能直接算出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嗎?要先求什么?
3.改變條件,培養(yǎng)能力.
(1)把例3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換成“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少6只”(投影出題)
請同學們審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問:這道題有幾個已知條件?幾個問題?(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這道題仍然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只是第二個條件變化了)
現(xiàn)在沒有出現(xiàn)線段圖,同桌兩位同學討論一下:要求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應該怎樣想?
學生分析后老師提問:這道題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多找?guī)孜煌瑢W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后,請大家獨立列式,然后訂正.
(2)把例3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換成“養(yǎng)白兔的只數(shù)是黑兔的 3倍.
這道題,小組的同學共同完成.先找出這道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然后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獨立列式解答.
白兔的只數(shù):10×3=30(只)
共養(yǎng)多少只:30+10=40(只)
答:飼養(yǎng)小組共養(yǎng)兔40只.
4.啟發(fā)對比.
老師說:今天學的應用題還有什么問題嗎?如果你們沒有問題,老師要提個問題考考大家:為什么都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有的題用一步解答,而有的用兩步解答?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三、歸納小結.
在解答今天學習的兩步應用題時,一定要注意找準中間的問題.同時,要認真審題,分析.如果問題所需要的兩個條件題目中直接給了,就用一步來計算,如果問題所需要的兩個條件有一個沒有直接給,就要先求出中間問題,再求最后的問題,所以用兩步計算.
四、綜合練習,鞏固新知.
1.下面各題用幾步解答?說說為什么?
(1)學校里有12盆月季,米蘭比月季少3盆,月季和米蘭共多少盆?
(2)學校有12盆月季,9盆米蘭,月季和米蘭共多少盆?
2.改變問題,變成兩步計算的題.
小梅和小方踢毽子,小梅踢了42下,小方比小梅少踢8下,小梅踢多少下?
3.改變一個條件后,變成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小賣店有35本方格本,有47本作文本,小賣店共有多少個本?
4.看圖編題:
教學設計
略
教案點評:
本節(jié)課的兩步應用題,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因為它的結構特點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很容易和一步完成的應用題相混淆,所以在課堂教學設計上,注意了從一步應用題引入,通過改變題中的條件,引起學生注意.意識到兩個條件一個問題的應用題也有可能是兩步才能完成的,做題時,需要認真審題,理解題意.
在學習新課部分,首先通過線段圖指導學生,理解數(shù)量關系,在此基礎上列式計算,又通過改變題中的條件,將例題擴展到其它情況,啟發(fā)學生舉一反三,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靈活地運用解題方法,在鞏固練習中,與一步題相比較,會更加清楚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及解答關鍵.
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篇6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有兩個已知條件應用題的結構特點.
2.通過線段圖,理解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3.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析兩步應用題的方法并學會正確解答.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學會正確列式計算.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數(shù)量關系,準確找出間接問題.
教具
投影儀、直尺、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師生共做拍手游戲.
(1)師拍3下掌.要求學生比老師少拍2下.(生拍掌)
問:你們拍了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2)師拍了3下掌.要求學生比老師多拍2下.(生拍掌)
問:你們拍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3)師拍3下掌.要求學生拍的下數(shù)是老師的2倍.(生拍掌)
問:你們拍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又問:要知道師生共拍幾下,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必須知道老師拍幾下,還要知道同學拍幾下)
2.(1)補充問題:(小黑板展示出)
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黑兔10只,白兔16只,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子?
(2)列式計算:
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黑兔10只,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養(yǎng)白兔多少只?
(3)回答問題:以上二題中有幾個已知條件?列式是幾步計算的?
(上面的題有2個已知條件,列式是一步計算的)
(4)根據(jù)以上兩題的意思,老師編了這樣一道題.用小黑板出示例3.
例3: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了10只黑兔,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飼養(yǎng)小組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
(5)提問:觀察例3和上面的兩道題,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點?
(都是兩個已知條件、一個問題)
問:有什么不同點?
(問題改變了)
老師導入 新課:問題改變了,解題方法會怎樣呢?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畫線段圖理解題意.
要求學生認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學生回答,老師同時畫線段圖.
(第一個已知條件是: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了10只黑兔.師板書線段圖)
(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是第二個已知條件)
提問:從這個條件中,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養(yǎng)的白兔多,白兔有和黑兔同樣多的只數(shù),還有多出來的6只)
多請幾位同學說一說.(老師補充線段圖)
提問:圖中的哪一部分表示的是所求的問題:飼養(yǎng)小組共養(yǎng)了多少只兔子?(請幾個同學到前面來指一指表示所求問題的線段)
2.分析數(shù)量關系,列式計算.
提問:白兔只數(shù)不知道,你能直接求出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嗎?(不能)
那么,你有什么辦法來解答這道題呢?
(小組討論:得先求出白兔的只數(shù),才能求共養(yǎng)多少只兔子)
問:要想求一共養(yǎng)多少只,應該怎樣想?
(要想求共養(yǎng)多少只兔,必須知道黑,白兔各幾只?白兔只數(shù)沒有直接給出,所以要先求出白兔只數(shù),再求最后的問題)
問:要想求一共養(yǎng)兔多少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樣列式?(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10+6=16(只)
這道題解答完了嗎?還應怎樣列式?
10+16=26(只)
問:10只黑兔這個條件,列式時用了幾次?
(用了兩次,一次表示和黑兔同樣多的,另一次表示10只黑兔)
多找?guī)孜煌瑢W到前面指一指,圖中的哪一部分,表示的是題中的哪個數(shù)量.
請同學們打開書,回答書上問題,根據(jù)已知條件,能直接算出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嗎?要先求什么?
3.改變條件,培養(yǎng)能力.
(1)把例3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換成“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少6只”(投影出題)
請同學們審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問:這道題有幾個已知條件?幾個問題?(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這道題仍然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只是第二個條件變化了)
現(xiàn)在沒有出現(xiàn)線段圖,同桌兩位同學討論一下:要求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應該怎樣想?
學生分析后老師提問:這道題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多找?guī)孜煌瑢W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后,請大家獨立列式,然后訂正.
(2)把例3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換成“養(yǎng)白兔的只數(shù)是黑兔的 3倍.
這道題,小組的同學共同完成.先找出這道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然后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獨立列式解答.
白兔的只數(shù):10×3=30(只)
共養(yǎng)多少只:30+10=40(只)
答:飼養(yǎng)小組共養(yǎng)兔40只.
4.啟發(fā)對比.
老師說:今天學的應用題還有什么問題嗎?如果你們沒有問題,老師要提個問題考考大家:為什么都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有的題用一步解答,而有的用兩步解答?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三、歸納小結.
在解答今天學習的兩步應用題時,一定要注意找準中間的問題.同時,要認真審題,分析.如果問題所需要的兩個條件題目中直接給了,就用一步來計算,如果問題所需要的兩個條件有一個沒有直接給,就要先求出中間問題,再求最后的問題,所以用兩步計算.
四、綜合練習,鞏固新知.
1.下面各題用幾步解答?說說為什么?
(1)學校里有12盆月季,米蘭比月季少3盆,月季和米蘭共多少盆?
(2)學校有12盆月季,9盆米蘭,月季和米蘭共多少盆?
2.改變問題,變成兩步計算的題.
小梅和小方踢毽子,小梅踢了42下,小方比小梅少踢8下,小梅踢多少下?
3.改變一個條件后,變成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小賣店有35本方格本,有47本作文本,小賣店共有多少個本?
4.看圖編題:
教學設計
略
教案點評:
本節(jié)課的兩步應用題,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因為它的結構特點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很容易和一步完成的應用題相混淆,所以在課堂教學設計上,注意了從一步應用題引入,通過改變題中的條件,引起學生注意.意識到兩個條件一個問題的應用題也有可能是兩步才能完成的,做題時,需要認真審題,理解題意.
在學習新課部分,首先通過線段圖指導學生,理解數(shù)量關系,在此基礎上列式計算,又通過改變題中的條件,將例題擴展到其它情況,啟發(fā)學生舉一反三,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靈活地運用解題方法,在鞏固練習中,與一步題相比較,會更加清楚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及解答關鍵.
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篇7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有兩個已知條件應用題的結構特點.
2.通過線段圖,理解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3.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析兩步應用題的方法并學會正確解答.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學會正確列式計算.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數(shù)量關系,準確找出間接問題.
教具
投影儀、直尺、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師生共做拍手游戲.
(1)師拍3下掌.要求學生比老師少拍2下.(生拍掌)
問:你們拍了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2)師拍了3下掌.要求學生比老師多拍2下.(生拍掌)
問:你們拍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3)師拍3下掌.要求學生拍的下數(shù)是老師的2倍.(生拍掌)
問:你們拍幾下?師生共拍幾下?
又問:要知道師生共拍幾下,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必須知道老師拍幾下,還要知道同學拍幾下)
2.(1)補充問題:(小黑板展示出)
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黑兔10只,白兔16只,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子?
(2)列式計算:
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黑兔10只,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養(yǎng)白兔多少只?
(3)回答問題:以上二題中有幾個已知條件?列式是幾步計算的?
(上面的題有2個已知條件,列式是一步計算的)
(4)根據(jù)以上兩題的意思,老師編了這樣一道題.用小黑板出示例3.
例3: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了10只黑兔,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飼養(yǎng)小組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
(5)提問:觀察例3和上面的兩道題,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點?
(都是兩個已知條件、一個問題)
問:有什么不同點?
(問題改變了)
老師導入 新課:問題改變了,解題方法會怎樣呢?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畫線段圖理解題意.
要求學生認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學生回答,老師同時畫線段圖.
(第一個已知條件是: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了10只黑兔.師板書線段圖)
(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是第二個已知條件)
提問:從這個條件中,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養(yǎng)的白兔多,白兔有和黑兔同樣多的只數(shù),還有多出來的6只)
多請幾位同學說一說.(老師補充線段圖)
提問:圖中的哪一部分表示的是所求的問題:飼養(yǎng)小組共養(yǎng)了多少只兔子?(請幾個同學到前面來指一指表示所求問題的線段)
2.分析數(shù)量關系,列式計算.
提問:白兔只數(shù)不知道,你能直接求出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嗎?(不能)
那么,你有什么辦法來解答這道題呢?
(小組討論:得先求出白兔的只數(shù),才能求共養(yǎng)多少只兔子)
問:要想求一共養(yǎng)多少只,應該怎樣想?
(要想求共養(yǎng)多少只兔,必須知道黑,白兔各幾只?白兔只數(shù)沒有直接給出,所以要先求出白兔只數(shù),再求最后的問題)
問:要想求一共養(yǎng)兔多少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樣列式?(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10+6=16(只)
這道題解答完了嗎?還應怎樣列式?
10+16=26(只)
問:10只黑兔這個條件,列式時用了幾次?
(用了兩次,一次表示和黑兔同樣多的,另一次表示10只黑兔)
多找?guī)孜煌瑢W到前面指一指,圖中的哪一部分,表示的是題中的哪個數(shù)量.
請同學們打開書,回答書上問題,根據(jù)已知條件,能直接算出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嗎?要先求什么?
3.改變條件,培養(yǎng)能力.
(1)把例3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換成“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少6只”(投影出題)
請同學們審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問:這道題有幾個已知條件?幾個問題?(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這道題仍然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只是第二個條件變化了)
現(xiàn)在沒有出現(xiàn)線段圖,同桌兩位同學討論一下:要求一共養(yǎng)多少只兔,應該怎樣想?
學生分析后老師提問:這道題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多找?guī)孜煌瑢W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后,請大家獨立列式,然后訂正.
(2)把例3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換成“養(yǎng)白兔的只數(shù)是黑兔的 3倍.
這道題,小組的同學共同完成.先找出這道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然后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獨立列式解答.
白兔的只數(shù):10×3=30(只)
共養(yǎng)多少只:30+10=40(只)
答:飼養(yǎng)小組共養(yǎng)兔40只.
4.啟發(fā)對比.
老師說:今天學的應用題還有什么問題嗎?如果你們沒有問題,老師要提個問題考考大家:為什么都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有的題用一步解答,而有的用兩步解答?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三、歸納小結.
在解答今天學習的兩步應用題時,一定要注意找準中間的問題.同時,要認真審題,分析.如果問題所需要的兩個條件題目中直接給了,就用一步來計算,如果問題所需要的兩個條件有一個沒有直接給,就要先求出中間問題,再求最后的問題,所以用兩步計算.
四、綜合練習,鞏固新知.
1.下面各題用幾步解答?說說為什么?
(1)學校里有12盆月季,米蘭比月季少3盆,月季和米蘭共多少盆?
(2)學校有12盆月季,9盆米蘭,月季和米蘭共多少盆?
2.改變問題,變成兩步計算的題.
小梅和小方踢毽子,小梅踢了42下,小方比小梅少踢8下,小梅踢多少下?
3.改變一個條件后,變成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小賣店有35本方格本,有47本作文本,小賣店共有多少個本?
4.看圖編題:
教學設計
略
教案點評:
本節(jié)課的兩步應用題,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因為它的結構特點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很容易和一步完成的應用題相混淆,所以在課堂教學設計上,注意了從一步應用題引入,通過改變題中的條件,引起學生注意.意識到兩個條件一個問題的應用題也有可能是兩步才能完成的,做題時,需要認真審題,理解題意.
在學習新課部分,首先通過線段圖指導學生,理解數(shù)量關系,在此基礎上列式計算,又通過改變題中的條件,將例題擴展到其它情況,啟發(fā)學生舉一反三,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靈活地運用解題方法,在鞏固練習中,與一步題相比較,會更加清楚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及解答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