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shù)學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 認識除法(通用12篇)

認識除法

發(fā)布時間:2023-08-07

認識除法(通用12篇)

認識除法 篇1

  第五課時教學內(nèi)容:練習課,教材第9、10頁教學目標 :根據(jù)平均分的兩種分法,正確寫出除法算式;理解除法的含義,知道什么時候該用除法。教學重、難點:應用乘除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學用具:圖片、小棒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一節(jié)我們學習了除法,先讓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有18塊餅干,每3塊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18÷3=6     答:可以分成6份。2、有12個蘋果,每4個一盤,可以放幾盤?12÷4=(   )二、動手擺一擺,再填空:1、15個☆,每5個擺一堆,可以擺幾堆?15÷(   )=(   )2、24個△,每6個分一組,可以分幾組?24÷(   )=(   )3、18個□,平均分成3堆,每堆有多少個?(   )÷(   )=(   )三、練習題:1、有10塊磚,每人搬2塊,(   )人能搬完?10÷(   )=(   )2、9個南瓜,平均放在3個筐里,每個筐里放(   )個?9÷(   )=(   )3、讀除法算式,再說出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各是多少?8÷4=2    15÷3=5    24÷6=44、先用○擺一擺,再寫算式。(1)10個○,每5個一份,分成了(   )份?(   )÷(   )=(   )(2)把10個○,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個?(   )÷(   )=(   )作業(yè) :第10頁第5、6、7題。

認識除法 篇2

  第五課時教學內(nèi)容:練習課,教材第9、10頁教學目標 :根據(jù)平均分的兩種分法,正確寫出除法算式;理解除法的含義,知道什么時候該用除法。教學重、難點:應用乘除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學用具:圖片、小棒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一節(jié)我們學習了除法,先讓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有18塊餅干,每3塊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18÷3=6     答:可以分成6份。2、有12個蘋果,每4個一盤,可以放幾盤?12÷4=(   )二、動手擺一擺,再填空:1、15個☆,每5個擺一堆,可以擺幾堆?15÷(   )=(   )2、24個△,每6個分一組,可以分幾組?24÷(   )=(   )3、18個□,平均分成3堆,每堆有多少個?(   )÷(   )=(   )三、練習題:1、有10塊磚,每人搬2塊,(   )人能搬完?10÷(   )=(   )2、9個南瓜,平均放在3個筐里,每個筐里放(   )個?9÷(   )=(   )3、讀除法算式,再說出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各是多少?8÷4=2    15÷3=5    24÷6=44、先用○擺一擺,再寫算式。(1)10個○,每5個一份,分成了(   )份?(   )÷(   )=(   )(2)把10個○,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個?(   )÷(   )=(   )作業(yè) :第10頁第5、6、7題。

認識除法 篇3

  一、說教材:

  《認識除法》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nèi)容,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認識除法,理解除法的意義。除法意義是分階段逐漸理解的,首次教學除法,把理解其意義定位在它是解決平均分問題的一種運算。因此,認識除法需要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這是教材分兩部分編寫的原因。其次,把除法知識的教學與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有機結(jié)合起來。例題教學除法的知識,都在現(xiàn)實的問題情境里進行,練習題幾乎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實際問題。這樣編排,增強了計算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也提高了計算教學的效率。

  除法知識包括除法的意義,除法算式的寫法與讀法,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等內(nèi)容,除法意義是重點。教材編排兩道例題教學除法的知識,在突出重點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其他知識的教學。注意遵循兒童的特點,先幫助學生有意義地接受除法知識,再在練習中形成初步的除法概念。

  (1)有意義地接受除法知識。

  第36頁例題用除法計算“按每份幾個,一份一份地分”的問題,第37頁例題用除法計算“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多少”的問題,兩道例題都是計算平均分的問題。由于學生已經(jīng)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掌握了平均分的兩種情況,因此具有有意義地接受除法的基礎。前一道例題是首次教學除法,在講除法意義的同時,講了除法算式的寫法與讀法。后一道例題在教學除法意義的同時,教學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兩道例題的編寫都設計成兩個層次,首先讓學生應用已有的經(jīng)驗解決問題,可以進行學具操作,也可以開展推理活動。在這個層次里體會例題的問題是平均分的問題,為接受除法搭建平臺,同時獲得問題的答案,它是除法算式的得數(shù)。然后講述除法的知識,指出“這個問題可以用除法計算”,使學生明白除法是解決平均分問題的一種運算。例題后的“試一試”是列除法算式解決平均分的實際問題,從中感受除法算式的寫法,體會算式各部分的實際含義,起消化新知識的作用。除法算式的被除數(shù)已經(jīng)寫出,除數(shù)與商留給學生填寫,有助于把平均分和除法聯(lián)系起來思考,從而理解除法的意義。

  二、本堂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

  1、使學生經(jīng)歷用平均分的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知道平均分的過程是和結(jié)果可以用相應的除法算式來表示,初步認識除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經(jīng)歷把簡單的平均分問題抽象成除法算式的過程,能聯(lián)系具體情境寫出相應的除法算式或說明除法算式的實際含義,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培養(yǎng)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以及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初步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三、為達成教學目標,設計本課時我意圖體現(xiàn)如下教法:

  1、 以具體生動的生活情境為依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探究的積極性。

  2、 通過多次的動手操作,引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經(jīng)歷數(shù)學建模過程。

  3、 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形式,每個活動面向全體,同時在開放性練習的設計上又注重個性的張揚。

  三、同時我又設計了與教法相適應的學法,即:

  1、讓學生始終在具體的情境中經(jīng)歷學習的過程。

  2、通過小組合作,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充分的動手實踐機會,在各種形式與內(nèi)容的分一分活動中體驗平均分的特點和方法。

  3、練習的設計注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以開放生動的形式加以呈現(xiàn)。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 新課標中強調(diào),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所以,我設計本節(jié)課的導入是以和學生談話的形式進行的。

  師:同學們,上個周末你們?nèi)ツ耐媪耍客媸裁戳耍?/p>

  生:……

  師:那你們玩的一定很開心,老師上周末去了公園玩,并且還看到了和你們一樣大的孩子,那他們在干什么呢?讓咱們一起來瞧一瞧吧!

  出示情境圖,師提問:大家看到了什么?你們能從圖上知道哪些數(shù)學信息?生:……

  師逐步引導學生敘述圖意:有6個小朋友坐纜車,每輛車坐2人,可以坐幾輛車?這時,師追問:可以坐幾輛車呢?有的學生可能很快就說出是3,也有的學生一時間答不出來。師會讓學生利用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來驗證或探究這個答案。(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動手操作,用學具來代替擺一擺)。這樣做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shù)學是《數(shù)學課程標準》倡導的新理念。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再指名幾位學生來說一說是如何分配的。然后,師進行總結(jié):把6個圓片或小棒每2個一份進行平均分配,分了3份。所以,6個小朋友坐纜車,每2人坐一輛,可以坐3輛車。這樣的平均分的過程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出示:6÷2=3,在這個除法算式中,先強調(diào)“÷”叫什么?可能有一部分學生已經(jīng)知道這個符號,到時候讓這一部分同學帶領其他同學一起讀一下這個符號叫“除號”。師再領大家讀一遍。師問:那除號怎么寫呢?讓同學們舉起右手一起來寫,先寫一個橫,再上面寫一個點,下面寫一個點。接著引導學生一起讀一下這個算式“6除以2等于 3”。最后讓學生初步體會除法的含義, “有幾個小朋友?每輛車坐幾人?坐了幾輛車?”引導學生說出“6個小朋友坐車,每輛車坐2人,可以坐3輛車。換句話說是:把6按每2個一份進行平均分,分成了3份!

  解決完小朋友坐纜車的事情以后,向?qū)W生提出疑問:小朋友打算坐纜車干什么去?可能有的學生說去了這里,有的說去了那里,最后師進行揭秘:原來小朋友們打算去熊寶寶樂園,正巧趕上熊媽媽在給小熊們分蘋果了。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熊媽媽打算給寶寶們分多少個蘋果,每個小熊分幾個?分給多少只小熊?師引導學生說出圖意,然后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算式。將個別學生的算式在展示臺上進行展示,對做正確的同學給與獎,對有錯誤的學生進行集體訂正。最后,引導學生說出這個算式的含義。這里,我充分利用新課標提倡的理念進行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注意對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評價)。

  這兩個問題都是讓學生體會按每幾個一份把一些物提平均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通過兩次解決問題,使學生們的心理有了小小了成就感。這時,應該繼續(xù)給與學生鼓勵性的評價,這會更有利于他們對以后只是學習的積極性。

  師:既然你們已經(jīng)能解決這么多問題了,現(xiàn)在也來替老師解決一個問題。老師這里有六枝鉛筆,想要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幾個呢?

  先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的分一分,再找?guī)讉小老師代替老師來平均分鉛筆,在分的 過程中讓學生說出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最后給小老師進行嘉獎。教師再進行小結(jié),這個分的過程也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這時學生們能根據(jù)已學的經(jīng)驗可以很容易的說出算式。師進一步導入,曾經(jīng)學過的加法、減法和乘法,他們每一個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那除法算式的每一部分有自己的名字么?有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預習的習慣,很 可能會說出他們的名稱!俺柷懊娴慕凶霰怀龜(shù),除號后面的叫除數(shù),等號后面的叫商”。集體在讀一讀,互相考一考。最后,再一道學生說出這道算式的含義。

  學生幫助老師解決了一個問題,那這時又有新的問題出來了,“這些小朋友在這里分鉛筆,那其他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出示情境圖,“原來他們來參加勞動來了”(這里要滲透一些讓學生有熱愛勞動的意識),

  新課標中調(diào)要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自己獨立解決問題,最后把學生的答案在展示臺上進行展示。

  這兩個問題讓學生體會把一些物提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過程和結(jié)果也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ㄈ⿵娀瘜Ρ,加深理解

  講到這里,除法的兩種含義已在具體的情境中展示出來了,現(xiàn)在我要通過這兩道教學例題進行比對來加深對除法含義的理解。讓學生回憶,小朋友坐纜車問題是怎么解決的?(6÷2=3),老師分鉛筆的問題是怎么解決的?(6÷3=2)。

  教師再將這兩種不同的平均分過程用小圓片進行演示,讓學生觀察他們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體會他們之間的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來區(qū)分除法算式的兩種含義,也就是平均分的兩種不同分法,來引出除法是解決平均分問題的一種運算。

  這里用多媒體與學學科進行整合的一大亮點,很生動,直觀的讓學生體會到它們之間的不同,進一步去理解除法的兩種不同的含義。

 。ㄋ模⒔M織練習,深化認識

  鞏固練習時仍然強調(diào)動手實踐的必要性!墩n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

  這里我將課后想想做做1、2題以印在卡片上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聯(lián)系,比一比,誰做的又對又 快,最后集體進行訂正

  五、全課總結(jié)

  同學們,回憶一下,到現(xiàn)在

認識除法 篇4

  認識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教科書第13頁例4及練習三第4~6題) 備課

  時間 20xx -2-18

  三維

  目標 ⒈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除法的第二種分法,懂得把一個數(shù)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幾份,也可以用除法計算,進一步認識除法的含義,并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⒉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積極動手操作的能力。

 、城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

  重點 除法的第二種分法及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

  難點 使學生掌握除法的第二種分法,懂得把一個數(shù)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幾份,也可以用除法計算。

  教法

  學法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

  教學

  準備 例題 5的圖片,學具。

  主 要 教 學 流 程

  一、引入新課

  ⒈教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

 、卜中A片:教師拿出8個小圓片。要把這些小圓片分給另一些同學,每個同學分2個,可以分給幾個同學?接著教師讓學生注意觀察,老師是怎樣分的。使學生知道,教師把小圓片先拿2個分給一個同學,同時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另一個同學,再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第三個同學,最后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第四個同學。也就是每2個小圓片分給一個同學,分完后問學生: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觀察出:8個小圓片,每個同學分2個,可以分給4個同學。

  想一想:剛才老師是怎樣分的?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二、新授

 、背鍪窘炭茣19頁的例題5.

 、沤處煟好4個放一盤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個竹筍)

 、朴米约旱膶W具動手擺一擺20個竹筍,按每4個放一盤,可以放幾盤?(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對操作有誤的同學給予個別指導)

  學生分完后,教師請一個同學到黑板前面來演示分的過程。(教師要強調(diào)四個四個的分,每4個放一盤,也就是每4個為一份)

  ⑶讓學生回顧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提問:我們剛才是怎樣分的?分的結(jié)果怎樣?

  小結(jié):我們分竹筍的時候,把4個竹筍放一盤,求能放幾盤?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種方法也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戎笇闶降膶懛。

 、僦窆S的數(shù)量是20個,這是表示要分的數(shù)量,寫在除號的前面。每4個放一盤,就是每份是4,寫在除號的后面。分的結(jié)果是可以放5盤,5是分的份數(shù),寫在等號的后面。

  板書:20÷4=5

 、谧寣W生說一說除法算式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個,每4個分一份,可以分成5份)

 、壅J識除法各部分的名稱: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尚〗Y(jié):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了除法,就是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來計算,并認識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簿毩暎航炭茣19頁做一做的第1題。

  提問:一共有多少個小圓片?每堆有幾個小圓片?可以分成幾堆?(先讓學生動手擺一擺)

  怎樣列除法算式?(要擺的小圓片是12個,除號前面寫12,每堆6個,除號后面寫6,可以分成2堆,等號后面寫2)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個除法算式。(12除以6等于2)再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個一份可以分成2份)

 、尘毩暎航炭茣19頁做一做的第2題。

  三、鞏固練習

 、蓖瓿山炭茣20頁練習四的第4題。

  要分的糖葫蘆有幾串?那被除數(shù)應該寫幾?每個小朋友2串糖葫蘆,表示什么?除數(shù)應該寫幾?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商應該寫幾?

  完成后要學生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餐瓿山炭茣21頁練習四的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講評。

  ⒊完成教科書第21頁練習四的第6題。

  要求學生認真讀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

  四、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五、板書設計

  認識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20個竹筍,按每4個放一盤,可以放幾盤?

  20 ÷ 4 = 5

  被除數(shù) 除數(shù) 商

  表示:有20個,每4個分一份,可以分成5份

認識除法 篇5

  數(shù)學課堂中,我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時,結(jié)果固然很重要,但學生的思維過程也非常重要。在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勵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chuàng)新。讓學生說出每道除法算式的實際含義,對學生理解不正確的或不完整的地方,我是根據(jù)學生錯誤所在,通過設問,點撥學生引發(fā)討論,引起學生深入的思考,讓學生在不斷的爭辯中認識除法,學生表達不完整時,我應用反問,使學生對自己的認識產(chǎn)生疑問,引起學生思考,進行比較,從而獲得真知即用除法算式可以表示把一些物體按每幾個一份進行平均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也可以表示按指定分成若干份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又培養(yǎng)了學生各種能力,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才能得到有效發(fā)展,互動課堂學程導航理念才能得到發(fā)展。

  從操作中解決實際問題。今天的教學內(nèi)容是《認識除法》,是在學生對是在學生對是在學生對平均分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運算,從中體會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它既是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也是以后解決出發(fā)實際問題的基礎。讓學生了解把一些物體“每幾個一份地分”和“平均分成幾份”都可以用除法計算。

  教學時讓學生經(jīng)歷“實際問題——平均分的活動(用圓片分一分)——除法算式”這一抽象過程,讓學生結(jié)合具體的情境和等分的活動,建立平均分與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明確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動的數(shù)學概括,體會到什么情況下用除法計算,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并讓學生認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伊始,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中坐纜車的情境,以自主學習菜單來引導學生從情境中提出問題,并及時引導學生注意教材中提出的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解決問題的需要引出平均分的活動,再把平均分的活動抽象為除法,建立數(shù)學模型,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小組合作學習與學生的獨立思考相結(jié)合,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教師只是發(fā)揮了引導者的作用,幫助學生認識除法的意義。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明白:共有的份數(shù)——總數(shù),每份的個數(shù)——每份數(shù),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份數(shù);以及總數(shù)、份數(shù)、每份數(shù)三者之間的關系,如:求總數(shù)——乘法(幾個幾相加),求份數(shù)、每份數(shù)——除法(平均分的兩種分法)。

  總之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用學具分一分或者畫一畫,理解除法的意義。同時學生能根據(jù)實際問題知道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從而明確該用什么方法。

認識除法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nèi)容。計算教學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點,除法是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表內(nèi)除法是學習除法的基礎,而“除法的初步認識”又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是學習除法概念的第一課。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這節(jié)課顯得尤為重要。

  教材在編排時從分東西引入,通過分東西使學生初步領會除法的實際意義。教材13頁的例4通過講故事幫助故事中的小熊貓分竹筍,引出平均分的題目可以用除法來計算,并學習除法算式的寫法、讀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義。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用除法來解決“平均分”的問題,在“做一做”和練習三中多安排了一些實際操作題,讓學生親自動手擺一擺、分一分、連一連,再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說說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2、教學目標

  根據(jù)《課標》的要求,結(jié)合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3個目標:

 。1)根據(jù)幫熊貓分竹筍的活動,使學生在動手分、動口說的過程中體會除法的意義。

 。2)認識除號,能正確地讀、寫除法算式。

 。3)通過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

  3、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由于學生缺乏生活經(jīng)驗,對初學關于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會感到有些困難。為此,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了解除法算式的含義,知道關于平均分的題目可以用除法來計算。教學難點是理解除法算式的含義,知道如何列除法算式。這也是教學的關鍵之所在。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保持較久的學習熱情,為了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1、啟發(fā)引導法:教師步步啟發(fā),層層設問,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求知欲,促使學生在積極的思維中獲取知識,通過教師的適當引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

  2、嘗試法:通過嘗試,讓學生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知識,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能力。

  3、演示操作法:直觀演示能給學生提供鮮明的感性材料,通過多種感官協(xié)同作用,利用學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維轉(zhuǎn)化為形象思維。

  4、談話法:運用師生之間的談話組織教學,既可使學生的思維方向明確,又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程度。

  5、練習法:通過各種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熟練的解題技能,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6、討論法:運用討論法,可以降低教學難度,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來,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參與、密切合作的能力。

  三、說學法

  古人云:“教之以魚,只供一餐,授之以漁,受用終生”,教師既管教,又要管學,把教落在學上,重點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使學生樂學、會學,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學習并初步掌握的學習方法有:

 、睔w納法:通過例題的教學,經(jīng)過理解、分析、歸納推導出除法的意義。

 、灿^察法: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學會找知識的生長點和解題的關鍵所在。

  ⒊比較法:在練習中,學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地掌握知識,解決問題。

 、淳毩暦ǎ和ㄟ^提問與練習,讓學生逐漸培養(yǎng)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解題技能。

 、当磉_法:指導學生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逐步擴展到用語言表達思維的方法。

 、斗治龇ǎ涸谟^察、比較中分析,初步滲透抽象概括數(shù)學知識的思維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合理安排教學過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之一,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掌握知識的一般規(guī)律,在研究教材時,我發(fā)現(xiàn)此課時要完成的學習內(nèi)容是一道例題和3道練習題,所以我就設計了一系列課堂情節(jié)來展開教學,環(huán)環(huán)緊扣,充分抓住了低年級兒童的認知心理。

  1、情景導入

  熊貓遇到了一個難題,是關于分東西的,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幫幫他吧。通過動手分一分,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而且從中用到了平均分和乘法在玩的過程中使同學們復習了以前學過的知識,為新課做了鋪墊。

  2、探究新授

  從熊貓分竹筍的活動中抽象出:把12個竹筍平均分在四個盤中,每盤放幾個?然后引導出:象這樣關于平均分的題目能不能用一種方法來計算?展示并提問:

  (1)熊貓想請幾個朋友到家來做客,它準備了12個竹筍招待大家,想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幾個?眼看著朋友們就要來了,可熊貓還沒有分好,咱們幫幫分他吧!

 。ㄍㄟ^設置故事情景導入,充滿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助人為樂的情感)

  (2)學生根據(jù)教師的要求,用12根小棒代替竹筍分一分,看每盤能放幾個?教師利用學生自己用小棒分的時間在黑板上畫出竹筍的簡筆畫,然后請同學說說他們是怎么分的,最后請同學到黑板分一分。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分,如一個一個地分、幾個幾個一起分。通過實際操作和口頭表述,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而且還能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平均分和除法的含義。

  (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通過學生觀察、動手操作、教師示范演示等教學過程,讓學生進一加深對“平均分”的理解,為隨后學習除法打下堅實的基礎)。

 。3)通過分的結(jié)果得出: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里,每盤放3個。教師進而引導出:像這樣的問題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嗎(用這樣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求知的心理,引導生在不知不覺中想要獲取新知的愿望)

 。4)根據(jù)分的結(jié)果抽象除法算式:12÷4=3,通過實物圖的演示及教師的講解,讓學生明確除法算式的寫法,同時也能讓學生明確除法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為下節(jié)課教學打下基礎;通過讓學生試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同時能正確地讀出除法算式;通過說意義,不僅讓學生明確除法的含義,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鞏固練習

  眾所周知,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新授部分完成后,我又安排了以下的練習環(huán)節(jié)。

 。1)教師和學生們一起來完成十三頁的做一做。

 。2)我把練習三的第一題的八道除法算式題目寫在卡片上,然后請同學在我手上抽一張卡片并且讀出卡片上的除法算式,看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3)讓學生們獨立完成練習三的第二、第三題,然后教師評講。

  (以上的練習設計,既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又能從低年級的學生好玩的天性出發(fā),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數(shù)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親切感。練習的設計層層遞進,由“再現(xiàn)性”進入到“內(nèi)化性”深入到“獨立性”,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當前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課堂總結(jié)

  教育學專家說:好的課堂展現(xiàn)應該少不了一個精彩的結(jié)尾。在全部練習完成后,我先充分表揚本節(jié)課同學們的良好表現(xiàn)和進步,然后最后還利用學生愛表現(xiàn)的心理設計了一個課下作業(yè):就是在家吃飯前幫媽媽分筷子,并列出除法算式,明天來學校跟老師匯報。

 。ㄗ寣W生自己動手幫忙并且設計關于除法計算題目的過程就是學生又重新感受除法的過程,這種有趣的作業(yè)不僅不會讓學生覺得是在做作業(yè),反而會讓學生覺得自己很棒,也有能力去幫別人,在加深對除法的認識的同時又增進了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5。布置作業(yè)。

  完成第十三頁“做一做”及練習三第1題、第2題、第3題。

  五、說板書設計

  除法

  12÷4=3

  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讀作:12除以4等于3。

認識除法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懂得把一個數(shù)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教具準備:

  教科書第19頁的例題5的圖片,學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作好鋪墊

  同學們,15個扣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 )個。 15÷3=5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新知

  同學們好!我想把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幾盤?請你幫幫我。 思考問題

 。1)我們要幫熊貓分什么?

 。2)分的要求是什么?

  每4個放一盤是什么意思? 請你用學具幫熊貓分一分。

  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 )盤。

  1、匯報交流

  分的結(jié)果是什么?你是怎樣分的?

  我們能把剛才分竹筍的情況和結(jié)果也用一個算式表示嗎? 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 )盤。 除法算式:20÷4=5 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除法算式:20 ÷ 4 = 5

  被除數(shù) 除數(shù) 商

  3、深化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理解

  同學們!如果我想把20個竹筍,每5個放一盤,能放幾盤? 20個竹筍,每5個放一盤,能放( )盤。

  列出除法算式,說一說算式的意思,并說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三、練習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

  1、 分一分,填一填。

  ○○○○○○○○○○○○ 每份2個,分成了( )份。 每份3個,分成了( )份。 每份6個,分成了( )份。

  2、 讀算式,說說算式的意思,并說出算式中 各部分的名稱。

  10÷5=2 15÷3=5 18÷2=9 48÷8=6 56÷7=8 28÷4=7

  3、圈一圈,填一填。 24里面有( )個4。 20里面有( )個5。

  四、課堂作業(yè)

  作業(yè):第16頁練習三,第6題、第7題。

認識除法 篇8

  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要學習除法的意義(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先寫被分的總數(shù),接著寫“÷”,再寫要分的份數(shù),然后在“=”的后面寫出平均分的結(jié)果);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除號前面的數(shù)叫被除數(shù),除后面的數(shù)叫除數(shù),等號后面的數(shù)叫商)。結(jié)合前面大量的平均分的活動,了解除法的本質(zhì)就是平均分,通過這個過程把平均分的操作過程及結(jié)果用算式表示出來的數(shù)學化過程。教學內(nèi)容教材38頁“分香蕉”師徒課4技能目標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過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讀法以及各部分名稱過程方法使學生在具體環(huán)境中建立除法算式魚等分活動之間的聯(lián)系,并加深體會情感態(tài)度小組同學團結(jié)協(xié)作,積極參加學習活動教學重點學會用除法表示等分,知道除法算式的讀法及各部分名稱。教學難點結(jié)合具體情境弄清除法的意義。課前準備每人20根小棒教學環(huán)節(jié)預計學生活動教學意圖復習舊知聽算式寫答案。 乘法口訣的練習圖例教學 1、導入:大家看今天我?guī)砹耸裁?[出示香蕉] 每天看關大家飯后都有東西吃徐老師和胡老師也很想吃,所以今天我特意買了些香蕉打算中午吃。大家想想這些香蕉怎么分,每位老師能分到幾根?(先干什么再干什么)通過復述這件事,理清題意,并題出數(shù)學問題?把12個香蕉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多少?[板書課題及題目]2、動手分一分:同學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 分好反饋,說說你是怎么分的。12表示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3、除法的各部分名稱:把12根香蕉分成2分,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教師把除法算式補完整]除法的運算符號是÷讀作:除以,下面我們一起來記這個新學習的數(shù)學符號除以。學生說說怎么記。12在這里是被分的,所以我們叫他被除數(shù),[板書:被除數(shù)]除號后面的數(shù)叫除數(shù)。[板書除數(shù)] 寫除法算式時先寫被分的總數(shù),接著寫“÷”,再寫要分的份數(shù),然后在“=”的后面寫出平均分的結(jié)果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也寫一個除法算式。4、試一試:一人6根啊,買多了飯剛吃飽哪吃的了這么多啊,這樣吧,今天梅老師也在我們班聽課,那幫他也分一份吧,誰會分,先用小棒分。再請同學上來分,分給梅老師。改題把12個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分多少?講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小結(jié):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學生回答: 學生思考香蕉怎么分。 審題 學生獨立動手操作,邊分邊說12表示總數(shù),2表示平均分的數(shù) 12÷2=6(根) 學生分小棒 鞏固練習出示18根小棒圖片,讓學生自己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學生動手分,把分的過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組織學生匯報,并說出算式表示的意義平均分2分: 18÷2=9平均分3分: 18÷3平均分6分: 18÷6平均分9分: 18÷9學生獨立完成 小結(jié)、作業(yè)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能說說除法算式個部分的名稱。 板書分香蕉把12個香蕉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多少?12 ÷ 2 = 6(根)12 ÷ 3 = 4 (根) 被除數(shù) 除號 除數(shù) 商

認識除法 篇9

  《認識除法》是二年級上冊課本中學生學習了平均分以后學習的知識,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之一是讓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除法運算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模型,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從與之聯(lián)系緊密的數(shù)學知識入手,遵循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經(jīng)歷一個吸納新知的一個過程,利用動手操作后的結(jié)果完善已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從而充分認識除法的意義。

  首先,引發(fā)學生平均分的需要,讓學生自主尋求答案。我一個追問:“每輛車坐2人是什么意思?”給了學生一個思考方向上的提示,這對中等往下的學生更有所幫助,他們可以借助學具去分一分。對于中等往上的學生他們也可以直接在大腦里想分的過程或者聯(lián)系乘法的意義來尋找答案,平均分和幾個幾相加本質(zhì)上就有相通的地方。

  其次,暴露學生的思維,在爭辯中完善知識結(jié)構(gòu)。出示例題后,我讓學生自主尋找答案,可以請身邊的圓片幫忙,也可以在大腦里思考,這兩種方法都能夠找到答案,后者比前者的思維層次要高一些。在組織匯報交流時我溝通了這兩種方法相通的地方,“在這道題中是幾個幾相加是6人呢?”學生出現(xiàn)了意見的分歧,一方認為是3個2相加,一方認為是2個3相加,我讓學生舉手表決了一下,發(fā)現(xiàn)幾乎是半對半,隨后我說“有理走遍天下”,要說出自己的理由,此時有些學生根據(jù)平均分的意義來解釋,有些學生知道想乘法來找到答案,但意義解釋不清,我引導這部分學生去觀察平均分好的圓片,最終是心服口服了,為除法的意義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最后,抽象出除法運算,讓學生在說中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算式中的3個數(shù)分別表示什么意思,整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經(jīng)歷一個“深入淺出”的過程,加強理解。

  其實,學生從平均分的角度用圓片去分一分去解釋難度不算大,而對于是“幾個幾人是6?”這是一個從直觀形象到完全抽象的一個中間的初步抽象過程,這是突破難點的重要紐帶,需要暴露學生的思維,讓他們主動地去明晰、完善。

認識除法 篇10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48—50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培養(yǎng)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情感,并進一步學習與同學合作交流。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在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算式,讓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圓片、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初步體會除法的含義。

  1.教學書上第48頁的例題。

 。1)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指導看書上的插圖)

  講述:同學們,周末你們會外出活動嗎?今天就有一群小朋友組織外出爬山,他們決定坐纜車去山上游玩。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后板書:6個人 每輛車坐2個人 要坐( )人。)

 。2)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

  提問:你知道要坐幾輛纜車嗎?你是怎樣想到的?

  小組合作交流,示范扮演。

 。3)教學除法算式

  j講述:6個小朋友,每輛車坐2人,問我們要坐幾輛車。這樣的問題可以用除法計算。怎樣寫算式呢?共有6個小朋友,先寫6,再寫÷(介紹除號,指導寫法)每輛車坐2人,就在除號后面寫2,剛才你們已經(jīng)想出來了要坐3輛車,接下去怎樣寫?(邊講述邊板書: 6÷2=3)

  k介紹除法算式的讀法。

  l提問:結(jié)合這道例題說一說在這個除法算式中,6、2、和3各表示什么?

  教學第48頁的“試一試”

  讓學生看圖、讀題、獨立完成。訂正后提問:結(jié)合這道題,說一說在這個除法算式里,12、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jié):把幾個物體每幾個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幾份,可以用除法計算。

  二 、繼續(xù)教學除法的含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教學第49頁的例題。

 。1)讓學生觀察和閱讀例題

  提問:你從這道題中知道些什么?

 。2)小組合作學習,探討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最后把結(jié)果板書到括號里。

  講述:6個小朋友植樹,平均分成3組,求每組有幾人,也可以用除法計算。誰能寫出除法算式?(學生回答后板書:6÷3=2)結(jié)合這道題,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介紹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教學第49頁的“試一試”練習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與同桌交流,說說這道除法式表示的實際意義。

  2、小結(jié):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分,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計算。

  三、組織練習,加深對除法意義的認識

  做第50頁的“想想做做”第1、2、4題。

  學生獨立完成,并與同桌交流括號內(nèi)填什么數(shù),這個數(shù)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在小組內(nèi)交流,說說填寫出來的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四、全課總結(jié)

  提問: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們用什么方法學會了除法?你認為怎樣的問題可以用除法計算?

  五、課堂作業(yè):“想想做做”第3題。

認識除法 篇11

  對除法的知識學生在生活中到底有沒有了解和知道呢?這是我上課時最想知道的。在教學設計時也考慮到學生缺乏生活經(jīng)驗,學習除法會感到困難,所以整個教學過程要努力使學生參與到學習中,讓學生親自去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所以在在新課開始,就出示“除法”兩字,了解學生對除法的掌握程度,當然學生也從不同的角度去描述了他們心中的“除法”,這樣就激活了學生最近的認知區(qū)域,從而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更了解了學生的知識起點。

  1、那么除法是怎么來的呢?學生一時是說不清楚的,現(xiàn)在就請你們來把6個桃子分一分,你會怎么分?讓學生分組動手實踐,引導學生動手動腦,聯(lián)系實際生活經(jīng)驗的擺弄,這樣的教學既讓學生動腦思考分的方法,又讓學生在實踐中思考,我把桃子這樣分和那樣分有什么不同?把一些物體分成兩份,可以每份分得同樣多,也可以每份不一樣多。而平均分從其分的過程看,又存在兩種不同的分法:一是先確定每一份是多少再分,二是確定平均分的份數(shù)再分,但從其分的結(jié)果來看是完全一致的,都是把一些物體分成相等的幾份。學生只有在動手實踐后才能建立表象,從自己的主動學習中感受“同樣多”的概念。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也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平均分,教學從現(xiàn)實情境入手,與學生的生活相聯(lián)系,使學生明白生活中有數(shù)學,數(shù)學課中也有分東西的生活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2、數(shù)學是一種過程,在教學中以學生的知識感悟為切入點,把知識層層展開,充分重視學生對知識的吸收過程,學生從動手感悟平均分到形成豐富的表象,從動手操作中幫助學生建立平均分與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對平均分的活動有了較為豐富的表象后,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運算,明確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動的數(shù)學概括,只有讓學生體會和了解了平均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才有利于學生最終去理解除法的含義。并讓學生經(jīng)歷這一抽象過程,從中初步理解并體會除法的含義,學生能有序地、有條理、完整地表述除法的含義,這正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完善的過程。

認識除法 篇12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通過平均分的活動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jīng)驗后,再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并讓學生經(jīng)歷這一抽象過程,從中體會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它既是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也是以后解決除法實際問題的主要基礎,因此我在講授時注意以下幾點:

  1、讓學生經(jīng)歷“實際問題——平均分的活動(實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這一抽象過程,建立數(shù)學模型,從而體會除法的實際含義,初步理解把一些物體“每幾個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幾份”,都可以用除法計算,再介紹除號、除法算式的寫法、讀法以及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在這過程中,認識除法的意義,對低年級學生來講是非常困難的。因此,當學生列出除法算式后,我還要求學生能根據(jù)題意反復說說所列出的除法算式的意思,即除法算式中 每個數(shù)所表示的意思,這樣來幫助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整堂課下來,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不僅能正確地列出除法算式,還能理解其含義。

  2、在練習的過程中,先讓學生觀察情境圖,收集題目中告訴我們的信息和找出要我們解決的問題,接著,充分利用學生已學的知識和本領,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加深理解和鞏固除法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動力和興趣。

  3、要充分了解和照顧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有針對性地強化練習。比如,除法算式的讀,看似很簡單,但對一部分學習困難生來說肯定會出現(xiàn)問題,因此,在教學時,我非常注意這一細小的環(huán)節(jié),除了齊讀,還指名讓學生讀一讀,這期間我刻意安排一些學習困難生,讓他們反饋學習情況,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讓大家一起幫助糾正,這樣,有利于加深大家的印象,使學生學得更扎實到位。

認識除法(通用12篇) 相關內(nèi)容:
  • 二年級上冊《認識除法》導學案蘇教版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48—50頁的內(nèi)容教學目標:1.經(jīng)歷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2.培養(yǎng)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情感,并進一步學習與同學合作交流。教學重點: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

  • 第四冊除法(精選2篇)

    單元教學目標1、經(jīng)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能結(jié)合生活實際進行應用。2、體驗除法豎式抽象的過程,能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 《除法的簡便運算》教學設計(通用2篇)

    教學目標:1、通過解答實際的問題理解除法簡便運算的算理。2、通過觀察、猜測、舉例驗證得出除法簡便運算的方法。3、能用得出來的方法進行正確地計算。4、通過自己觀察、猜測、驗證得出簡便運算的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 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稱(通用2篇)

    猴子撈月一、教學內(nèi)容:54——55頁二、教學目標:1、在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和除法的意義,了解有關0的除法。2、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初步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教學反思(通用2篇)

    有理數(shù)的乘除法按計劃用了7個課時1、第一課時教授有理數(shù)的乘法法則:兩數(shù)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shù)同0相乘都得02、第二課時在運用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的基礎上進行多個有理數(shù)相乘的運算幾個不等于0的數(shù)相乘,積的符號...

  • 整數(shù)的乘法和除法(精選3篇)

    一、 教學要求: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意義,掌握乘除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掌握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間的關系,并能應用這些關系求未知數(shù)x,初步學會用x表示要求的數(shù),列出含有未知數(shù)x的等式,解答一步...

  •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精選13篇)

    三年級下冊《除法的驗算》是在學習了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不僅要讓學生經(jīng)歷除法驗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而且通過情景的創(chuàng)設及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驗算的方法和意義,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

  • 第一單元 除法 第11課時除法(精選2篇)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3頁1—6題教學目標:1、通過復習,學生能對本單元的知識有系統(tǒng)的了解。2、在復習過程中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3、在復習過程中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打好基礎。教學重點、難點:熟練進行計算。...

  • 乘除法(精選12篇)

    教學內(nèi)容教材1-7頁。具體內(nèi)容:整十、整百數(shù)乘以一位數(shù)及兩位數(shù)乘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能夠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以一位數(shù)以及兩位數(shù)乘以一位數(shù)。...

  • 除法口算練習(精選2篇)

    20÷4= 12÷6= 8÷2= 30÷6=9÷3= 15÷5= 10÷5= 12÷4=48÷6= 24÷4= 56÷7= 12÷6=28÷7= 15÷5= 36÷9= 18÷6=56÷8= 64÷8= 54÷6= 30÷6=10÷5= 35÷7= 64÷8= 14÷2=20÷4= 14÷2= 49÷7= 54÷9=24÷4= 36÷4= 24÷8=...

  •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的估算教學設計(通用3篇)

    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16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三第3、4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 除法的估算(通用13篇)

    教學內(nèi)容:第67—68頁例15、16。教學目的:1.使學生初步掌握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的簡易估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估算。2.進一步了解估算的用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 乘除法的對比練習(精選3篇)

    一、教學過程 (一)乘除法的對比教學: 1、教師邊說邊擺草莓實物圖,學生觀察是怎么擺的: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2個一份,擺了3份 師:能解決什么問題? 生:一共有幾個。...

  • 乘除法的意義及關系(精選3篇)

    浙江省青田縣城東小學 吳麗春教學目標:1、理解乘除法的意義,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2、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會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數(shù)。...

  • 乘除法的對比練習教學反思(精選2篇)

    一、教學過程 (一)乘除法的對比教學: 1、教師邊說邊擺草莓實物圖,學生觀察是怎么擺的: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2個一份,擺了3份 師:能解決什么問題? 生:一共有幾個。...

  •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www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色偷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久久99视频|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久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久久 | 亚洲成网 | 日产国产亚洲精品系列 | 久久亚洲专区 |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 国产人久久 |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av片 | 香蕉乱码成人久久天堂爱免费 | 国产亚av手机在线观看 | 丰满少妇又爽又紧又丰满在线观看 | www.亚洲一区 |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无码 | 精品国产丝袜黑色高跟鞋 | 九九日视频| 性无码专区无码片 | 久久超碰97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av | 久久人人爽| 国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 国语字幕av| 久久久性色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 手机在线观看黄色网址 | www.日韩.com|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 成人无码精品免费视频在线 | caoprom人人 |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 情欲综合网 |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国产精品无码字幕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 在线免费黄色毛片 |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 久久综合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