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實錄
生: 我不同意你的這種觀點.自有人類社會以來,天一直在下雨,可是水資源為什么還會越來越少第一,人口增長,用水量不斷加大.第二,水土流失.第三,水污染造成大量水資源不能使用.至于使用海水的問題,我想海水將來肯定會成為人類的重要水源,但是淡化海水的費用相當昂貴,引海水用來灌溉農田是不現實的.另外,海水現在也正受到污染的威脅,海洋赤潮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師:如果大家沒有問題了就請張明亮同學繼續匯報.
生: 我匯報的第四個方面的問題是礦產資源瀕臨枯竭.一個世紀以來,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礦產資源的消耗一直呈高速增長狀態.第十三屆世界石油大會預測,全球石油總儲量約3000億噸以上,如果按2000年的需求量計算,只能維持到2035年.天然氣最多只能維持60多年,煤炭可維持230多年.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礦產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但由于人口眾多以及管理問題,許多礦產資源已面臨枯竭.到2020年,40多種對國民經濟起支撐作用的礦產大多數將不能滿足需求.我的匯報完畢,謝謝大家.
生: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下面我代表我們研究小組匯報第三個方面的問題——不斷惡化的環境.
歷史發展到今天,科技,經濟在飛速地發展,與此同時,環境污染的巨大危機似一個無形的惡魔正在向人類逼近.河水在變黑,森林在消失,沙漠在蔓延,物種在滅絕,細菌,霍亂,癌癥,越來越肆虐.地球在告急,人類在品嘗自己所創造的巨大成果的同時,也不得不吞咽著環境懲罰他們的惡果.21世紀是經濟大發展的世紀,也是環境大破壞的世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大氣污染,水體污染,森林和植被減少,土地沙漠化,固體廢棄物的泛濫,生物滅絕加劇,酸雨污染擴展, 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電磁波污染等.下面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1961年日本東海岸四日事件.日本的四日市有許多石油化工企業,這些工廠每年向空中排放13萬噸有毒氣體和粉塵.1961年,四日市哮喘病開始發作,1964年嚴重患者開始死亡,1967年有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殺,到1972年,患者已達6000多人.
1986年,蘇聯發生切爾諾貝利核泄露事件,帶有嚴重放射性污染的"魔云"隨風飄蕩,把整個歐洲拉向死亡的邊緣,周圍13萬居民被迫疏散,大量人與動物死亡.
在美國,約1000個湖泊酸化.瑞典全國共有85000個湖泊,近半數嚴重酸化,魚蝦絕跡.在我國,酸雨控制區達80萬平方千米,占國土面積的8.4%,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每年達幾百億元.
由于臭氧層被破壞,世界范圍內每年大約有10萬人因接受過多的紫外線照射而死于皮膚癌.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沙塵暴一直威脅著我國.60年代特大沙塵暴在我國共發生8次,70年代發生13次,80年代發生14次,90年代發生20多次,席卷的范圍越來越大,造成的損失越來越重.
以上事例說明,環境正威脅著人類的發展甚至生存.保護環境,刻不容緩.否則,人類會像恐龍一樣,將從地球上永遠消失.
我的匯報完畢,謝謝大家!
生:老師,如果這些都是事實的話,幾十年后我們整個人類還能生存嗎
師:你很有憂患意識,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確實是對人類生存的最大挑戰.我們可以議一議這個問題,看能不能找出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
生:造成資源緊張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快速增長,所以首先應該做好控制人口增長的工作.
生:禁止盲目開采地下礦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