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青海高原一株柳(蘇教版第十一冊)
三、認識一株柳
1、出示文字:第五自然段
2、自由讀。思考:這是一株怎樣的柳樹?
3、交流
“兩合抱粗”(兩人演示體會粗壯。) 板書:粗壯
“百十余平方米” (結合教室長8米,寬7米體會高大。)
板書:高大
“綠得蒼郁,綠得深沉”(比較“翠綠、鮮綠、墨綠”等有什么不同?這種綠用什么詞來形容?) 板書:蒼綠 (練讀)
“它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感召。 ”(理解“巍巍然”“撐立”,體會生命力強大。) 板書:生命力強大 (練讀)
4、學生齊讀體會。思考:從寫作方法上說,作者是怎樣描寫這株柳樹的?(整體——部分——整體)
5、這株柳樹無論是顏色、形態(tài)與賀知章筆下及我們平時看到的柳樹都不一樣。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它長在青海高原上)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對生命顏色的獨特鍛鑄!薄八∥∪粨瘟⒃诟咴稀
6、補全課題:這株柳樹長在青海高原上,這是青海高原上的一株柳樹。
板書:青海高原 (學生齊讀課題。)
7、讓我們再一起來讀讀這青海高原上的一株柳樹!(學生齊讀第五自然段。)
師:其實,這本來是一株在平原在水邊極其平常的柳樹。可它卻長在青海高原上,所以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柳樹截然不同,它——粗壯、高大、蒼綠、生命力強大。所以作者又說——(出示第二節(jié),生齊讀) 板書:神奇
過渡:這株柳,它生長在青海高原上,是青海高原的高寒和缺水鍛鑄了它,這青海高原是一片怎樣的土地?這株柳究竟神奇在哪里呢?
四、感受青海高原
1、輕聲讀3-4自然段,圈劃出一些重點的詞句感受青海高原是一片怎樣的土地?
2、聯(lián)系課文,圈點出重點詞語談談你眼中的青海高原是怎樣的?
(1)廣袤無垠、青草覆蓋的原野
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藍天 凝滯的云團
(學生談感受:讀了“ ”這個詞語,我仿佛看到了 。)
(2)多媒體出示圖片讓學生欣賞,再讀以上這組詞,感受青海高原。
3、過渡:就是這樣一片土地,它曾經孕育了多少英雄豪杰。有許多文人墨客曾留下了多少詩詞歌賦。此情此景,作者感受到了古典邊塞詩的悲壯和蒼涼。
4、出示邊塞詩詞,再讀感受詩中的悲壯和蒼涼。
5、這蒼茫、悲涼的土地,它曾經孕育了多少英雄豪杰。可怎適宜樹木在此安家落戶?但恰恰是在這片土地上,偏偏有一株只適宜在江南生長的柳樹,一株——(指板書:粗壯、高大、蒼綠、生命力強大、神奇)的柳樹。正因為這株柳樹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所以長得與眾不同,給人的感受也就不一樣。這樣把事物與環(huán)境結合在一起描寫,更加突出了這一事物的不同凡響。讓我們齊讀1—5自然段,再次感受青海高原上這株神奇的柳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