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勢
(3)同學們,這最后的姿勢是 的姿勢;這最后的姿勢是 的姿勢;這最后的姿勢是 的姿勢。(英勇的姿勢 頑強的姿勢 愛的姿勢 師德崇高的姿勢……)
第四板塊:評價人物,英雄永存
過渡: 譚 老師永遠離開了我們,當人們從廢墟中搬走壓在 譚 老師身上的最后一塊水泥板時,人們震撼了。
1.災難發生后,第一個發現譚老師的救援人員眼含熱淚地說:“ ;”獲救的學生說:“ ;”一位老師說:“ 。”
2.聽了這個故事的我們,想這樣說:… 。(把最想說的一兩句寫下來)千說萬說,在大家心中,他是一個 、 的老師。
小結:譚千秋一個普 通的 老師,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老師,他用自己的行為詮釋了教師的愛與責任,同學們,俗話說“大愛無痕”, 譚 老師就是將自己的大愛化成了最后的姿勢—— ,所以人們這樣贊頌——
板書: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第五板塊:總結延伸,升華主題
汶川大地震是一場百年不遇的災難,人在自然災難面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堅強和人間的大愛卻是光彩奪目的。在這國難家難突然降臨之時,可愛可敬的人們演繹了一個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 譚千秋 老師就是其中之一。讓我們記住他恪盡職守、充滿無私大愛的雙臂,記住他令世人永生難忘的——(齊讀課題)最后的姿勢!
這是人民教師最后的姿勢,有那么多教師,盡管姿勢不同,但都用生命中最后的姿勢守護著他們的學生,給了學生們生的陽光。
(拓展資料)
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還活著,而他已經氣絕。由于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這就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 張米亞 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
四川什邡市紅白鎮中心學校20出頭的二年級語 文 老師湯宏最后的姿勢定格在這樣的畫面上——兩個胳膊下各抓了一個孩子,身子下還護著幾個孩子,被他用血肉之軀護住的孩子們幸運地活了下來。
向倩:什邡市龍居小學英語教師。向倩的遺體被發現時,她已被壓斷為3截。幾乎碎成一團的上半身,張開的雙臂下,緊緊摟著三個也已死去的學生。救援人員怎么也無法扳開她的雙手,現場的武警官兵為之落淚,紛紛行起軍禮。說到向倩,校長謝洪安的眼睛再次濕潤:“ 向 老師當時離逃生口最近,她在三樓給六二班上課,只需跨出教室門,再兩步,沖到走廊,就能躲開轟然坍塌的樓板,從樓道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