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 課堂實錄
執教:王敏(城關小學教師)
師:課前與學生交流。
師:(課前板書:青海高原一株柳)
同學們,我們又見面了!早就聽說602班的學生喜愛閱讀,博聞廣記,尤其愛古詩詞,是嗎?我們城關小學是“經典詩文誦讀”特色學校,大家這六年來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詞,今天又來了許多專家和老師許多我們來個“小小賽詩會”怎么樣?你喜歡哪一首詩?第一個誰來?
鋪有:示兒(2~3個學生背后)
李白靜夜思
為什么喜歡這首?
濃濃的思鄉情
師:嗯,不錯,看來難不倒同學們,得增加點難度啊,邊塞詩,誰來?
表現太棒了
一、復習導入
師: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當代著名作家陳忠實的散文——青海高原一株柳(學生齊讀課題,讀出味)。
師: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青海高原在你心中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生自由說說)
生:頑強的生命力。
師:讓我們一邊想象畫面一起讀這兩句話。(齊讀,屏示)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處,面對廣袤無垠、青草覆蓋的原野,寸木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藍天和凝滯的云團,心頭便彌漫著古典邊塞詩詞的悲壯和蒼涼。
我站在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連綿的鐵鑄一樣的青山,近處是呈現著赭紅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樹。沒有樹林的原野顯得尤其簡潔而開闊,也顯得異常的蒼茫。
師:3、我們再來看蒼茫的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屏顯):
(指名朗讀)
柳,該是一種隨風婀娜盡展柔媚的樹種,但是作者所見的(板書:所見)長在青海高原的這株柳樹卻極其少見地高大粗壯、堅硬蒼郁,作者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屏示: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
師邊讀句子邊板書。(板書:神奇 望而生畏)凝視著這株神奇的柳樹,作者也不禁浮想聯翩,讓我們也像作者那樣展開想象的翅膀,(板書:想象)自由地、輕聲地讀讀六七兩節?纯茨男┚渥幼屇阆胂蟮搅艘恍┊嬅妫钟心男┚渥幼屇阌歇毺氐母惺、理解與體會。
生:讀課文,輕聲的自由的讀。師巡視課堂并指導。
師:哪些句子讓你有獨特的感受、理解與體會,誰來?
生:我依然沉浸在
生:風把一團團
生:我依然沉浸在
師: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F在老師要看看誰能把讀進心里的東西再讀出來,請看大屏幕上第六節里的這段話。
一茬一茬的柳樹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枯死,也許熬過了持久的干旱,卻躲不過更為嚴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絕不寬容任何一條綠色的生命活到一歲。然而這株柳樹卻造就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
師:誰來讀一讀?(指名讀)你的朗讀仿佛讓我看到了因數月滴雨未下而干涸龜裂的土地,接踵而至的是——更為嚴酷的寒冷。(屏顯)
師:誰再來讀讀第一句話?(指名讀)
師:這樣的氣候是多么殘酷啊!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了這種殘酷?突出“絕不寬容、任何”(個別讀)
師:是啊,即使你熬過了持久的干旱,卻躲不過更為嚴酷的寒冷。突出“熬過來、卻躲不過”(個別讀)
師:你看到在干旱和嚴寒中的那柳樹苗子了嗎?它正在拼命扎根,在躲,在熬。帶著這樣的想象一起讀這一節。(齊讀整段)
師:柳樹苗子終于活過了一歲,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引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