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三、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
1.仔細閱讀課文3、4自然段,讀完后,用一個恰當的詞語概括出這株柳樹生長地的環境特點,并在文中找出具體表現這個特點的詞句。
2.讀與說,交流,相機出示青海高原環境資料。
可設問:這是一個怎樣的高原?
先用詞語概括,再通過對具體的詞句結合朗讀來表現“環境惡劣”。
(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了青海高原的惡劣環境?)
青海高原環境資料:青海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氣壓低、含氧量少。這里全年降雨稀少,有時連續兩季不下一滴雨。地面植被稀少,巖石裸露,增溫散熱都快,氣候惡劣,是生命的極限區乃至禁區。
3.這是一個極為嚴酷的生存之地,讓我們用朗讀表現出來。齊讀: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處,面對廣袤無垠、青草覆蓋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藍天和凝滯的云團,心頭便彌漫著古典邊塞詩詞的悲壯和蒼涼。
這是我在高原見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樹。我站在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連綿的鐵鑄一樣的青山,近處是呈現著赭(zhě)紅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樹。沒有樹族的原野顯得尤其簡潔而開闊,也顯得異常的蒼茫。
小結過渡:就是在這樣 的惡劣環境中,我見到了唯一的一株柳樹,并且能長到這樣(根據板書概括),我們不能不去猜測,它該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在這生命的極限區中“巍巍然撐立”!
4.出示:這是我在高原見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樹。這株柳樹怎么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造成高原如此壯觀的一方獨立的風景?
(1)齊讀。(讀出疑問、驚奇)
(2)過渡:這株柳樹又是怎樣神奇地生存下來,壯大起來,造成這么一道獨立壯觀的風景的?
四、學習課文第6、7自然段。
1.默讀課文6、7自然段,追隨作者的想象,看看這株柳樹經歷了怎樣的危險和艱難,才能巍巍然撐立在青海高原之上的。哪些詞句體現這株柳樹生存之艱難、生命之神奇?圈畫出來,邊讀邊體會:這是一株 的柳樹。
2.按段落順序交流,關注重點字詞。
(1)……全毀了……只有……奇跡般地……——生命的奇跡
(2)自古以來……更為嚴酷的寒冷。——生存的艱難
(3)干旱和寒冷絕不寬容……活到一歲。——(理解句子意思)生存的殘酷
……
齊讀后,師根據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引讀第5自然段:你看。ǔ鍪镜5自然段,齊讀)造就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生存奇跡!這是多么艱難而又頑強的“撐立”!這是生命的奇跡!
(4)過渡:年復一年,這株柳樹又經歷了怎樣的危險與艱難?課文第七自然段的哪些詞句表現了它的生存的艱險,哪些表現了它生命的神奇?
結合具體的句子和詞語,邊讀邊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多少”在這里是表示疑問嗎?)
通過四個“又”再次深入理解“撐立”的含義。
(虐殺無數生靈的高原風雪摧毀它了嗎?它怎么樣?——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它屈服了嗎?這是怎樣的一株柳?多少場雷轟電擊,被劈斷了枝干,它害怕了、放棄了嗎?它怎么樣?——被劈斷了枝干又重新抽出新條。這是怎樣的一株柳?被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我們看到了怎樣的一株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