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四個“又”及排比句式給人帶來的強烈震撼。
指導朗讀——多么。自讀。
(以“這是一株 的柳樹”這主線。)
(5)師引述,生讀課文內容:經歷過無數次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它——,經歷過一場場鋪天蓋地雷轟電擊,它——,它無疑經受過——,卻能夠——;這是一種多么頑強的精神。
(本內容供選用)
師:狂風中,它——挺立著,暴雨中,它——支撐著……
3.寫話練習:
請選擇其中之一,或是另外假設,結合自己的理解力,發揮想象,寫一段話。內容要能夠表現這株柳樹生存之艱難,生命之神奇的精神。
冰天雪地,狂風呼號, 。
閃電撕開天幕,劈開樹干, 。
干旱,持續的干旱,幾個月沒下一滴雨了, 。
…… 。
4.交流。突出這株柳所表現的精神。這是一株 的柳樹。
5.交流后出示第7自然段部分,強調排比句給人帶來的震撼。
(齊)“它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感召”。(師讀)這是一種多么頑強而神奇的精神!這是生命的神話!
過渡:回想我家鄉的灞河上那些引發無數詩家詞人作詩灑淚的、那些安逸舒適的、婀娜多姿、風情萬種的柳樹啊——出示,齊讀:同是一種柳樹,生活的道路和命運相差何遠?(什么叫“相差何遠”?)
五、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升華主題。
1.將這句話改變說法,體會句意(理解:相差在哪里?可指名讀第8自然段相關內容)。
(讀出驚嘆質問的語氣)
師:既然題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為什么寫家鄉的柔柳?反襯什么?(反襯,強烈的對比用以增強表達力度,襯托出青海高原這株柳生存的艱難和危險,生存及生命的神奇。)
再讀這句話,利用句式直接導入第9自然段。
2.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讀。
從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3.你從“九十九”和“一”這兩個數字中感受到了什么?(或“九十九”代表什么?“一”代表什么?)
4.教師反問:這株柳樹怎么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造成高原如此壯觀的一方獨立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