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
三、學習課文第八九節 四、扣題結題,體味文章的主旨 (3)理解“依然”的作用,聯系上下文。 指導朗讀這兩節 。 1、自由讀課文第八節,說說你是怎樣理解“同是一株柳……相差何遠”這句話的? 2、教師讀第九節,提問:“命運給予它的幾乎九十九……一片綠蔭”這句話是寫柳樹的但又不僅僅在寫柳樹。你從中又得到什么啟示? 1、第二節說:“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高原上”請問這株柳樹神奇在哪里?作者為什么會對它產生望而生畏的感覺? 2、今天,我們不僅讀懂了一棵樹,更讀懂了一種精神,我們衷心祝愿這株柳樹能永遠佇立在青海高原上,老師更希望這株柳樹堅強不屈、頑強……的精神能夠永遠佇立在我們每個人的精神高原上。 海高原一株柳的 (經歷) b、口述“我”想象的內容:(一粒柳絮……拋灑……恰遇……有幸……) c、為什么說這是奇跡?理解“不可思議” (一團團柳絮……拋灑……一片……只有……)自由讀課文第八節 a、口述“我”想象這株柳的經歷:(經歷過……)理解它的頑強精神。 (1)平原和水邊的柳樹生活的道路和命運又是怎樣?(2)這株柳樹的生活的道路和命運又是怎樣?討論交流。 (1)討論(在惡劣的環境中,不要被困難嚇倒,要發揚抗爭精神,堅強不屈。)(2)齊讀這節。 討論交流 回答問題。 通過對比,引發學生深思,領悟作者的感慨。 由高原紅柳聯系到人,深化了主題。
說明:1、重點突出板塊設計; 2、備課時重點突出教學設計(包括教師與學生活動設計) 課題: 16、草原(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 2、能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理清課文,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草原的自然風光。(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
重點與難點:體會第1自然段文字中所蘊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板塊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及達成情況
一、談話,導入新課二、布置學生初讀全文 1.談話:同學們,你到過草原嗎?在電視、電影中見過草原嗎?誰愿意把你的親身經歷向我們大家介紹一下? 2. 今天,我們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領略草原美麗、迷人的風光。 布置學生初讀全文
1、同學們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段落好好地讀一讀,想一想,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