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美術第11冊教案(嶺南版)
四、 小結:宣布下一節課要帶色彩上課。
第二節
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1、 引入新課。出示幻燈(教學目的)
2、 引導學生從構圖和色彩兩方面欣賞課本中的范畫《桌上的蘋果》
教師講解:
構圖:畫面一堆紅、黃色的蘋果,有疏有密的擺在黃褐色的桌上,桌子的前方可見抽屜的局部及另一桌子的一角色彩相似,背景襯以淺藍灰的花布,花與果好像是有意的結成相互關聯的整體。三部分物象,形成三條平行線(統一),每條平行線都有自己局部的變化而且構成了總體的變化。
色彩:畫面上,純度高的紅、黃兩色的蘋果與桌面的黃褐色組成了變化豐富的暖調,與淺藍灰的襯布、暗黑色的投影組成冷調,使整體畫面呈冷、暖對比強烈的色調,表達了熱烈奔放的感情。
邊講邊板書——欣賞內容
3、引導學生用上面的欣賞方法欣賞《紅色的蘋果與玻璃罐》
4、引導學生觀察寫生的對象,教師作構圖和色彩冷、暖、深、淺的分析。(教師邊講邊示范)并出示范畫及演示作畫步驟。(板書步驟)
5、出示各種構圖讓學生分析其優缺點。
出示繪畫要求幻燈片:“寫生時,注意構圖要飽滿,疏密有致,并要表現出靜物環境和深淺的色彩對比”.
6、學生作業:起稿,要按步驟作畫,注意構圖要飽滿,教師巡視輔導。
7、小結作業情況:主要從構圖是否飽滿,是否有疏密變化方面評價,注意表揚和鼓勵學生的優點。
七、板書:
《靜物》——寫生畫
構圖:飽滿、疏密(統一變化)。
色彩:靜物和環境(冷、暖、深、淺對比)
步驟:1、觀察理解。
2、確定構圖、起稿。
3、著色先主體,后環境。
4、整理畫面。
作業:用鉛筆繪制草稿。
《靜物》黑白畫
第19、20課時
一、教學內容:
《靜物》——黑白畫
二、教學目的:
通過黑白畫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將物象復雜的色彩歸納為單色并能表現出來,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教學重點:
能以黑白兩個極色表現客觀對象,形體結構較準確。
四、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將物象復雜的色彩歸納為黑白灰三個層次,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五、教學教具:
素描、色彩畫、黑白靜物畫各一幅、黑白畫步驟示范掛圖、花瓶、花等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