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美術第11冊教案(嶺南版)
二、教師提示:
1、招貼畫的文字即“題目”,要簡潔易懂,作為構圖的一部分認真處理,選用的形象要有鮮明的特征,使之突出主題,色彩要對比強烈、醒目。
2、要用美術字書寫畫面的文字。
3、著色時要講究色彩調子,又要注意主體的色彩和背景的色彩關系,做到既對比又調和。
4、引導學生按自己的設計思路,認真審查、修改設計圖。
三、學生著色,完成作業,教師輔導。
四、課堂評講。
七、板書:
《布袋木偶》制作
第29、30課時
授課時間: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一、教學內容:
《布袋木偶》——制作
二、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布袋的造型制作,加深學習對民間木偶戲的藝術特點及成就的理解,學會制作布袋木偶。
三、教學重點:
學習布袋木偶的造型設計,從總體設計到制作的過程。
四、教學難點:
學習布袋木偶的造型設計,從總體設計到制作的過程。
五、教學教具:
木偶樣品、制作步驟用的部件和工具材料、剪刀、針、線、布料等。
六、教學過程:
第一節
授課時間: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一、組織教學:
評講上一節課的作業,引入新課,播放木偶戲錄像。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布袋木偶——制作。
二、講授新課:
1、解題:木偶由木頭雕刻的人物頭部配上衣飾而成,用木偶來表演的戲劇,稱為“木偶戲”(木偶戲是由人操縱表演的“小人戲”)。布袋木偶全是用布做的,穿的衣服寬大似布袋,因此叫“布袋木偶”。
2、引導學生看課本圖例,教師展示樣品,并在堂上表演,以誘發學生制作“布袋木偶”的欲望。
3、根據教材分析介紹我國著名的民間木偶的藝術特點及成就。
4、布袋木偶如何制作呢?
讓學生觀察課文下圖,領會木偶制作的方法。
然后教師演示:
(1) 裁好木偶用的衣服(兩層),大小以能穿進整只手,拇指、中指能插入衣袖為宜。
(2) 把木偶衣服縫制好。
(3) 制作木偶頭(可用廢舊乒乓球、雞蛋殼、或者用雙層絨布縫制,內填碎布、棉絮等。。
(4) 頭部加工,繪畫臉譜。
(5) 組裝,加上別的裝飾物直至完成。
三、布置作業:
每人做一個布袋木偶。
(宣布要求:本節課設計、分別裁制衣服,做好頭部造型。下一節繪畫臉譜、組裝完成)。
四、學生制作,教師輔導。
五、課堂小結。
第一節
授課時間: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一、 檢查前課作業完成情況。
二、 學生繼續制作,教師輔導:
重點輔導學生對頭部的制作、繪畫及裝飾加工等。
三、 學生表演木偶戲:
安排10分鐘,讓學生自由組合,用各人自制的布袋木偶,表演一段木偶戲。
要求:注意課堂紀律,以免影響鄰班的上課。
四、評講:
表揚做得最好演得最好的學生,最后作學習情況小結。
七、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