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美術第11冊教案(嶺南版)
三、教學重點:
了解宋體美術字的特點和基本筆畫的寫法。
四、教學難點:
了解宋體美術字的特點和基本筆畫的寫法。
五、教學教具:
準備老宋、仿宋體、長宋體三種范品和宋體美術字的基本筆畫的掛圖。
六、教學過程:
一、出示美術字的范品,簡介宋體美術字的由來、演變及其特點和實用價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出示基本筆畫的掛圖,認識筆形的特點和書寫方法,邊講邊板演。
三、講解美術字的結構:
歸納為:左右、左中右、上下、上中下、包圍、半包圍及獨體字等七種不同的結構。
寫美術字先要打格,使字與字的大小一致,還得在格子內畫分出偏旁部首所占的比例,才好安排。
教師列舉幾種不同的結構的字,在黑板上示范,加深學生的理解。
四、學生作業:
教師輔導,每人用宋體美術字寫出自己的名字。
1、分析自己名字的字體結構屬于哪一類結構,各部分應占格的多少位置,例如:左右結構的“何”字,“亻”旁占有1/3,“可”占據2/3等。
2、對照基本筆形在格上用鉛筆、直尺畫空心稿,要做到筆畫橫細豎粗,字與字的筆畫要統一,要寫滿格。
3、填上黑色。
五、評講;對照“筆畫形狀是否統一,結構是否穩妥,三字在格內是否滿格,大小一致”,共同評議優劣。
七、板書: 《宋體美術字》——工藝
用途:書籍、報刊、廣告、包裝常用的一種字體。
筆畫特點:字體方正、橫平、豎直、橫細、豎粗
“點如瓜子撇如刀,橫細豎粗捺如掃。”
書寫步驟:1、分析字體結構。
2、對照基本筆形在格子上用鉛筆畫童單線稿。(寫滿格)
3、用直尺畫空心稿。
(筆畫橫細豎粗,字與字的筆畫要統一,要寫滿格)
4、填上黑色。
八、后記:
《變體美術字》工藝
第24課時
授課時間:20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節
一、教學內容:
《變體美術字》——工藝
二、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理解變體美術字的應用和變化的規律,并學寫變體美術字。
三、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對“變”的構思和審美的能力,按易認、美觀、統一的原則加以變化。
四、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同一類型的筆畫變化要一致,字形變化要讓別人看得懂。
五、教學教具:
變體美術字樣品,范品、學生優秀作業。
六、教學過程:
一、相入新課:
出示學生作業,總結前課學寫宋體美術字的情況,肯定優點、指出缺點,以鼓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講授新課:
出示變體美術字掛圖,讓學生觀看、比較它與宋體美術字的異同。
教師小結:變體美術字,是在宋體美術字、黑體美術字的基礎上,把筆畫、字形作了改變或夸張,使其更具裝飾性的一種字體。繪寫時根據文字的內容,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對字形、筆畫、結構進行巧妙的藝術處理,使之具有多樣的自由變化,嗇藝術感染力,從而達到強化字精神含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