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稱的美(小學美術第十冊)
p20~21 (一) 教學目的:1.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不對稱的形式美,啟發學生對自然界形式美的認識;2. 使學生能恰當的表現不對稱的形式美,并運用到實際設計當中;3. 運用多種作業形式,使學生盡量地活動起來,提高創作的積極性。(二) 作業要求:自己選擇一種作業形式,用花卉紋樣完成不對稱圖案的掛 盤設計與制作。(三)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不對稱的形式美,并能夠運用到實際設計當中。(四) 教學難點:設計構思及制作方法。通過教師演示,學生欣賞作品及個 別輔導解決。(五) 課業類別: 工藝設計(六) 用具準備:1. 教師:范畫 書 學生作業 紙制教具 瓶花 課件2. 學生:書 提前涂好底色的掛盤 剪子 膠水 刻刀 墊板 水彩筆 油畫棒 水粉 彩紙 橡皮泥等。(七)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 組織教學:二、 導入新課: 1. 出示一幅對稱形式的瓶花,請學生說出其形式特點。(復習對稱) 2. 教師出示另一個瓶花,大家看這只瓶花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3.引出“不對稱”,板書課題:不對稱4.教師:你在生活中還見過那些不對稱的事物?這種形式美不美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不對稱的美。版書——的美三、 講授新課:1. 不對稱的美給人的感受:(課件演示)(1)教師:不對稱的美體現在哪呢?打開書欣賞20頁上的幾幅照片,談談你的感受。(2)教師小結:生動、活潑、富于變化、自由------。不對稱的圖形和事物具有一種變化統一,生動活潑的美。版書:變化統一、生動活潑.(3)請學生結合生活談談自然界中不對稱的美。2. 不對稱的美的形式法則:(1) 出示一幅不均衡的作品,學生分析感受。----“不平衡、不和諧”(2) 請一名學生到臺前提起一桶水,大家觀察他的動作,教室黑板演示。教師:“當人的一只手提起重物時,身體不平衡,一冊中一側輕,為了保持身體平衡,人的身體會向重物相反方向傾斜,同時伸開手臂與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