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三年級下冊:07課 線的秘密
*學生作業一般具有夸張表現性、主觀處理表現性、裝飾性等特點,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將錯就錯,隨意描畫形象,順勢發展畫面,如有的學生發現自己畫的壇壇罐罐不對稱,會很著急,可指導他再補畫一根線條,將已畫的線作紋樣裝飾處理。
*本課學習應考慮到學科工具性以及學生線控能力的訓練,活動二和活動三適宜用硬筆畫線,指導學生作業既要大膽果斷,又要仔細認真,線的排列不要混亂,如用長線運筆要慢、穩,一筆到頭,筆筆都要交代清楚,運用線的方法當然可以靈活多變。
(楊群芳)
[教案]柳州市公園路小學董國靜老師的教案
教學目的:
1、 掌握墨線的各種變化,簡單了解國畫用筆的方法;
2、 學會欣賞自然界以及美術作品中的線條,感受線條的魅力和多變的特點;
3、 能夠把線條運用到藝術創作中去,表現身邊的物體。
重點難點:在無形的體驗游戲中掌握墨線的變化和筆法;能夠在自然界以及藝術作品中發現線條,欣賞線條,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創造線條。
課前準備:水墨畫工具;線條范例;欣賞作品
作業要求:嘗試用你發現到的線條創作一幅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復習上節課的學習內容:水墨的滲透、擴散特性,潑墨畫技法。展示部分優秀作品,使學生感到水墨畫其實并不難,我們也能畫好水墨畫。激發興趣和信心。
2、 出示課題《多變的線條》。思考:為什么叫做多變的線條呢?
二、體驗:
1、 對比以前學過的鉛筆畫、蠟筆畫、彩筆畫中的線條,感受墨線的多變:
請幾位學生上臺,分別用鉛筆、蠟筆、彩筆畫一條s線,而老師則用毛筆來畫,請臺下的學生仔細觀察,墨線與其他筆畫出來的線條有什么區別。從中感受墨線的粗細變化。
2、 感受墨線的粗細變化:小比賽,誰能畫出最細的墨線?誰又能畫出最粗的墨線呢?讓學生自己研究怎樣才能畫出老師要求的效果。然后請學生上臺示范,引導觀察他們的用筆,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中鋒用筆和側鋒用筆的區別。再嘗試畫一條有變化的曲線,兩頭粗中間細,并引導反思:在畫這條線的時候,你發現了什么?感受提筆與按筆的區別。
3、 感受墨線的曲直變化:在這個環節里,我們除了學會畫直線、折線和曲線外,還要懂得不同線條給人的不同感覺。我們先通過名家作品,感受不同線條的區別。大致的感覺是,曲線柔和、柔軟,直線平穩、硬朗。但欣賞名作時教師不宜多說,應該是多問。引導學生找出自己的感覺來。這樣他們的認識會更加深刻。在有了認識的基礎上,學習畫圓圈和正方形。圓圈要注意手腕的轉動和中鋒用筆,方形則要主要拐角的地方要藏鋒。這些我們都可以在實例觀察、對比中引導學生掌握。
4、 感受墨線的干濕變化:方法與上面同。主要在練習時要注意水分的控制。
5、 作品欣賞:包括名家的作品和小朋友們的作品,找找他們運用了哪些線條,并猜猜他們是怎樣畫出這些效果的。
三、表現:
自選一主題進行創作,把你在本節課發現到的線條運用到創作之中。
四、回顧:
1、 作品展示。
2、 自評和教師點評:說一說,你在作品中運用了哪些線條?為什么要這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