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學三年級美術第六冊全冊教學設計1
(2)要求:寫出設計意圖,即創意。
4.作業欣賞,開拓思維。
(1)學生作業展評,課堂小結。
(2)收藏、保存學生的優秀作品。
5.提出主題,拓展延伸。
課后,在電腦老師或家長的指導下,制作一張電子小板報,或其他形式的小板報,舉辦一次小報交流展。
第4課、我的喜怒哀樂
教材分析
小學生表現各種人物時,大多表現開心、活潑、頑皮、歡樂的一面,較少表現憤怒、悲哀等神態,因而在表現人物的表情時有較大的局限性。為了使學生擺脫這種單純的人物表現方式,較全面地認識、理解和正確表達人物的心情世界,我們編寫了這一課。
本課特別強調對人物表情神態的解析與表現。強調把人物眉毛、眼睛和嘴巴等主要表情特征加以夸張,運用多種形式加以造型表現,增添人物的藝術光彩。
具體教學為2課時,一課以線描寫生為主,一課以色彩表現為主。
2.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嘗試用不同形式來表現人物的表情神態。
教學難點:人物表情的主要特征的把握與夸張表現。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的各種表情,學習運用夸張、變形等方法來表現人物的不同神態。
2.欣賞運用各種方式表現人物表情的圖片資料,提高學生對人物表情的感性認識,以及懂得擁有良好的心理品質的重要性。
3.嘗試不同工具、材料和表現過程,豐富視覺和審美經驗。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水彩筆、簽字筆、記號筆等。
(教師)課件、各種人物表情的圖片資料、水彩筆、簽字筆、記號筆等。
教學過程
1.組織紀律,安定情緒,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2.聽音表演。
聽一聽:大笑、嚎叫、嘆氣、哭泣等聲音。
演一演:根據聲音做出表情,并談談感受。教師用數碼相機拍下學生的各種表情。
3.感知引趣。
①播放剛拍的數碼相片,展示課前收集的相關知識及圖片資料等。讓學生直觀人物基本的面部表情。
揭題——《我的喜怒哀樂》。
②引導觀察人物的表情特征,課件展示人物由遠及近面部的特寫鏡頭,充分感知不同人物面部的眉、眼、嘴等主要表情特征。
③欣賞藝術家作品中的人物面部表情的表現方法。
④欣賞兒童線描寫生作品,與真實的學生圖片進行對照。分析如何用明晰夸張、想象的藝術形式表現人物的眉發、眼睛、嘴巴等主要特征。
4.嘗試探趣。
以兩人為一組,把學生分成各個合作小組。
讓學生依據自己的觀察進行大膽自由的線描寫生。
教師巡視中給予鼓勵與及時提示。對發現的普遍問題,如構圖太小、形象拘謹等,給予及時的點撥、啟發,幫助學生解決。
5.評價延趣。
采用整體評價的形式表揚優點,點出存在的問題。并提些建設性的建議。評價點主要放在構圖是否合理、造型是否準確、線條是否肯定流暢上。
課后請學生選擇搜尋各種表現人物表情的圖片資料。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水彩筆、簽字筆、記號筆等。
(教師)盡可能多的各種人物表情圖片資料、簽字筆、記號筆、水彩筆等。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安靜情緒,檢查課前準備。
2.表演揭題。
我們都知道,人的面部表情是非常豐富的。教師表演一下,請同學們猜一猜。
教師做微笑、生氣等不同表情,提問:學生喜歡教師的哪一張臉,引出關鍵詞:喜怒哀樂。
請不同學生表演各種表情,形成關鍵詞:豐富多彩。
請同桌面對面地表演各種表情,體驗其中的樂趣。